[发明专利]压力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9045.7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5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梅若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烹饪 器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包括:外锅,外锅底部设有有膜片通孔和无膜片通孔;热盘,设有有膜片引脚或无膜片引脚,设于外锅的内底壁;热盘检测传感器,配合热盘设于外锅的外底壁,连接至压力控制模块,热盘检测传感器包括隔离设置的有膜片检测器和无膜片检测器,其中,有膜片引脚能够穿过有膜片通孔,并触发有膜片检测器生成第一检测信号,无膜片引脚能够穿过无膜片通孔,并触发无膜片检测器生成第二检测信号,压力控制模块根据接收的第一检测信号或第二检测信号调控烹饪过程的压力。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高了外锅的通用性,降低了压力烹饪器具的硬件维修成本和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力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具有两种热盘结构,一种热盘与外锅之间设置膜片,依靠膜片进行承压,压力控制模块根据膜片的形变量来控制内部压力,此时,外锅与热盘之间不需要设置承载结构,另一种热盘与外锅之间无膜片,在上盖设置温度传感器,依靠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信号控制内部压力,此时,外锅与热盘之间需要设置承载结构。
因此,两类具有不同结构的外锅,导致外锅不具有通用性,不仅在生产外锅时,需要更换相应的模具,在装配时,也需要对外锅的类型进行识别,这均导致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较高,另外,在需要更换维修时,要对整机进行更换,维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烹饪器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力烹饪器具,设有压力控制模块,压力烹饪器具包括:外锅,外锅底部设有有膜片通孔和无膜片通孔;热盘,设有有膜片引脚或无膜片引脚,设于外锅的内底壁;热盘检测传感器,配合热盘设于外锅的外底壁,连接至压力控制模块,热盘检测传感器包括隔离设置的有膜片检测器和无膜片检测器,其中,有膜片引脚能够穿过有膜片通孔,并触发有膜片检测器生成第一检测信号,无膜片引脚能够穿过无膜片通孔,并触发无膜片检测器生成第二检测信号,压力控制模块根据接收的第一检测信号或第二检测信号调控烹饪过程的压力。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热盘检测传感器,检测热盘设有有膜片引脚或无膜片引脚,分别生成第一检测信号或第二检测信号,提高了外锅的通用性,也即根据本发明设计的外锅能够通用于第一种热盘(无承载结构)和膜片,烹饪器具根据膜片的形变量对压力进行调控,上述外锅也能够通用于第二种热盘(有承载结构),烹饪器具根据锅内的温度传感器对压力进行调控。
其中,由于外锅的通用性,在热盘发生故障时,可以单独更换热盘,而降低了外锅的维修成本,另外,由于外锅的通用性,也可以降低烹饪器具的整机制造成本。
具体的,在外锅底部同时设有有膜片通孔和无膜片通孔,并在热盘设有有膜片引脚或无膜片引脚,当外锅组装第一种热盘(无承载结构)和膜片时,热盘设有有膜片引脚,且有膜片引脚通过外锅的有膜片通孔被热盘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并生成第一检测信号。
相应的,当外锅组装第二种热盘(有承载结构)时,热盘设有无膜片引脚,且无膜片引脚通过外锅的无膜片通孔被热盘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并生成第二检测信号。
另外,为了区分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上述两种引脚可以通过引脚直径、形状或位置进行区分。譬如,有膜片引脚的直径设为10mm,无膜片引脚的直径设为5mm,相应的,外锅的有膜片通孔和无膜片通孔可以对应的分别设为11mm和6mm,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和引脚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压力控制模块在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时,根据膜片的形变量调控烹饪过程的压力,以及压力控制模块在接收到第二检测信号时,根据锅内的温度信号调控烹饪过程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9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