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板及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1779.0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4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茂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933 | 分类号: | H04L12/933;H01R12/7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袁方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板 通信 设备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背板及通信设备,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可降低甚至避免背板的布线层数大幅增加,从而降低背板的成本。背板包括:至少两个交换卡连接区,所述至少两个交换卡连接区横向分布;其中,每个所述交换卡连接区包括至少一个交换卡连接器,在同一个所述交换卡连接区的交换卡连接器横向分布,所述交换卡连接区的交换卡连接器用于连接交换卡;所述背板上还包括业务卡连接器,所述业务卡连接器用于连接业务卡,并且所述交换卡连接器与所述业务卡连接器通过背板上的布线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板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在数据通信领域,特别是机架式通信设备中,交换卡的交换带宽是设备性能的关键核心。一般情况下,交换卡的数据通道通过背板连到各业务卡槽位,为业务卡提供卡间的数据通道,实现各业务卡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由于一个槽位的尺寸空间是有限的,为了实现高带宽和数据通道可靠备份,设备上往往设计两个及以上的交换卡槽位。这样,在多个交换卡槽位上配置多张交换卡时,能为业务卡提供更高带宽的卡间数据通道,甚至备份数据通道。
随着网络业务的快速增长,对设备带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交换带宽的快速增长,交换卡也不断推陈出新,交换带宽更宽,数据通道的速率更高。目前,高端交换卡的芯片的数据端口可支持40Gbps甚至100Gbps的带宽,每个端口分别由4对差分数据线组成收、发总线,每对差分数据线的速率则分别达到10Gbps/25Gbps。要承载如此高速的信号,背板往往需要用到高速板材,以尽量降低信号的衰减。一般地,印制板板材越好成本越高,层数越多成本越高。因此,高速交换设备需要对卡间数据通道进行系统性的设计,背板复杂性和成本成为设计重点关注对象。
随着交换卡配置数量的增加,为设备提供了更高的带宽,但也大大增加了数据总线的数量,增加了背板设计的难度。如何降低甚至避免背板的布线层数大幅增加,从而降低背板的成本,是一个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背板及通信设备,可降低甚至避免背板的布线层数大幅增加,从而降低背板的成本。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背板,包括:至少两个交换卡连接区,所述至少两个交换卡连接区横向分布;
其中,每个所述交换卡连接区包括至少一个交换卡连接器,在同一个所述交换卡连接区的交换卡连接器横向分布,所述交换卡连接区域的交换卡连接器用于连接交换卡;
所述背板上还包括业务卡连接器,所述业务卡连接器用于连接业务卡,并且所述交换卡连接器与所述业务卡连接器通过背板上的布线连接。
第二方面,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背板。
在上述方案中,背板包括:至少两个交换卡连接区,至少两个交换卡连接区横向分布;每个交换卡连接区包括至少一个交换卡连接器,在同一个所述交换卡连接区的交换卡连接器横向分布,所述交换卡连接区域的交换卡连接器用于连接交换卡;所述背板上还包括业务卡连接器,所述业务卡连接器用于连接业务卡,并且所述交换卡连接器与所述业务卡连接器通过背板上的布线连接;由于交换卡连接区横向分布,并且同一个交换卡连接区的交换卡连接器也是横向分布,因此避免了交换卡连接区域在纵向上发生重叠,这样在设计业务卡连接器与交换卡连接器之间的布线时,不同交换卡连接区连接的布线可以设置在同一层,因此可降低甚至避免背板的布线层数大幅增加,从而降低背板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板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17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