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用布料烘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1707.6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7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旺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8 | 分类号: | F26B9/08;F26B21/1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布料 烘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用布料烘干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的右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右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风机的正面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左侧连通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底部连通有输热管。通过承载板、滑轨、支撑杆、喷嘴、排热管、加热箱、输热管、出气管、风机、进气管、拉杆、机箱、转轴、圆柱、挡板、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螺旋槽、推杆、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纺织用布料烘干装置在对布料烘干时烘干效果不好,布料不能均匀受热的问题,该纺织用布料烘干装置可使纺织布料均匀受热,缩短了纺织用布料烘干装置的烘干时间,提高了纺织用布料烘干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用布料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纺织业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纺织布料进行烘干,烘干时需要使用到纺织用布料烘干装置,现有的纺织用布料烘干装置在对布料烘干时烘干效果不好,布料不能均匀受热,烘干时间长,降低了纺织用布料烘干装置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用布料烘干装置,具备烘干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纺织用布料烘干装置在对布料烘干时烘干效果不好,布料不能均匀受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烘干效果好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用布料烘干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的右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右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风机的正面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左侧连通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底部连通有输热管,所述输热管的底部贯穿至箱体的内腔并连通有排热管,所述排热管的底部连通有喷嘴,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顶部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腔套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侧均通过活动座与机箱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轴的表面套设有圆柱,所述圆柱的表面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左侧依次机箱和箱体并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右侧连通有防尘管,所述防尘管的内腔设置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电机顶部和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片,且安装片的左侧与挡板的右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机箱内壁的顶部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用布料烘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旺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旺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17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旋转的送线机构
- 下一篇:一种对电力通信专网业务路由进行重部署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