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五元高熵氧化物纳米薄膜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421445.7 申请日: 2017-12-25
公开(公告)号: CN107994228B 公开(公告)日: 2021-04-09
发明(设计)人: 崔艳华;陈鸿;汪渊;赵宇;崔益秀;张小强;胡守亮;魏华;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主分类号: H01M4/525 分类号: H01M4/525;B82Y30/00;B82Y40/00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夏艳
地址: 62190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锂离子电池 五元高熵 氧化物 纳米 薄膜 及其 制备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五元高熵氧化物纳米薄膜及其制备和应用。所用初始原料包括氧化镁、氧化钴、氧化镍、氧化铜和氧化锌,其中氧化镁、氧化钴、氧化镍、氧化铜和氧化锌的摩尔比为:2~2.5:1.5~2:2~3:1.5~2:1.5~2。首先将以上几种氧化物高能球磨,均匀混合制成激光分子束外延沉积所用的靶材,通过激光器产生的脉冲激光经透镜聚焦后入射至所述靶材上,沉积得到五元高熵氧化物薄膜。本发明制备的纳米五元高熵氧化物薄膜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特性,良好的稳定性。该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无污染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中锂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类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五元高熵氧化物纳米薄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目前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移动电话,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以及电动汽车、大规模储能设备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电极材料,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一般采用石墨。石墨结构稳定,在充放电循环中具有稳定的可逆容量,但是石墨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只有372mAh/g,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电子设备对锂电池越来越高的能量密度要求,因此发展具有更高比容量的新型负极材料是当前锂电池的研究热点。此外,随着微电子器件的小型化,迫切要求开发与此相匹配的锂离子电池,例如薄膜锂离子电池等。

金属氧化物(如ZnO、CuO、FeO、NiO、CoO等)由于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备受瞩目,同时研究人员发现纳米材料尺寸越小,充放电时材料的相对体积变化也越小,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池性能。高熵氧化物材料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具有多种金属元素在原子水平均匀分散的特点。目前对高熵氧化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熵氧化物的异常介电常数现象,如文献[Bérardan,D.,Franger,S.,Dragoe,D.,Meena,A.K.Dragoe,N.Phys.StatusSolidi RRL 2016,10,328–333]。(2)掺杂Li+、Na+、K+、Ga3+的高熵氧化物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如文献[Bérardan,D.,Franger,S.,Meena,A.Dragoe,N.J.Mater.Chem.A 2016,4,9536–9541]。(3)Cu2+离子的含量比对高熵氧化物晶格畸变的影响,如文献[Berardan,D.;Meena,A.K.;Franger,S.;Herrero,C.;Dragoe,N.J.Alloy.Comp.2017,704,693-700]。(4)运用同步辐射X射线精细吸收谱研究高熵氧化物的晶体结构,如文献[Rost,C.M.;Rak,Z.;Brenner,D.W.;Maria,J.P.J.Am.Ceram.Soc.2017,100,2732-2738]。(5)三元至七元高熵稀土氧化物的合成方法,如文献[Djenadic,R.;Sarkar,A.;Clemens,O.;Loho,C.;Botros,M.;Chakravadhanula,V.S.K.;Kubel,C.;Bhattacharya,S.S.;Gandhif,A.S.;Hahn,H.Mater.Res.Lett.,2017,5,102-109]。

为解决传统单元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充放电比容量低、循环稳定性差、嵌锂脱锂过程中体积膨胀等缺点,本发明设计合成了五元高熵氧化物,并采用激光分子束外延沉积技术制备了纳米高熵氧化物薄膜。同时,研究了该纳米高熵氧化物薄膜的电化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性能良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一种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五元高熵氧化物(MgCoNiCuZn)O材料。经研究表明,此类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高熵氧化物(MgCoNiCuZn)O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报道。

本发明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14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