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规模栽培麦冬和防治其病虫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7617.1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2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赵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希尔盖森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李中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冬 病虫害防治 防治 田间管理 栽培 整地 病虫害 过磷酸钙 繁殖 甲基异柳磷 辛硫磷乳油 波尔多液 分株繁殖 腐熟饼肥 追肥 磷酸钾 砂壤土 微碱性 农家肥 除草 虫害 排灌 兑水 灌根 基肥 可用 疏松 小丛 病害 喷洒 湿润 栽种 排水 改良 种植 环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栽培麦冬和防治其病虫害的方法,包括选地、整地、繁殖、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五个步骤。1)选地:选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砂壤土种植;2)整地:每亩施农家肥3000千克,配施100千克过磷酸钙、100克磷酸钾和100千克腐熟饼肥作基肥;3)繁殖:小丛分株繁殖,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栽种;4)田间管理:中耕除草、追肥、排灌;5)病虫害防治:每亩用1:1:150的波尔多液喷洒防治病害;每亩可用6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0.6公斤兑水850公斤灌根进行防治虫害。本发明针对麦冬栽培和病虫害防治各环节进行改良,促进了麦冬的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植及栽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规模栽培麦冬和防治其病虫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麦冬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4~30厘米。根茎细长,匍匐有节,节上有白色鳞片,须根多且较坚韧,微黄色,先端或中部常膨大为肉质块根,呈纺锤形或长椭圆形。叶丛生,狭线形,先端尖,基部绿白色并稍扩大。花茎从叶丛中抽出,比叶短;总状花序,每苞片内着生l~3朵花,花被6,淡紫色,偶有白色,小型;雄蕊6、雌蕊1,子房半下位,3室。浆果球形,成熟时蓝黑色;种子1粒,球形,蓝绿色或黄褐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
麦冬喜温暖湿润、较荫蔽的环境。耐寒,忌强光和高温,7月见花时,地下块根开始形成,9~10月为发根盛期,11月为块根膨大期,2月底气温回升后,块根膨大加快。种子有一定的休眠特性,5℃左右低温经2~3个月能打破休眠而正常发芽。种子寿命为1年。
麦冬是百合科植物,既是中医药用植物,也是园林绿化地被植物的的首选品种,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呈供不应求的趋势。麦冬主产浙江、四川、福建、江苏、安徽等省,原为野生,现亦有栽培。
但由于栽培技术及防治病虫害技术的欠缺和不成熟,目前麦冬的大规模种植技术还存在不足,影响了其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推广利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研制一种大规模栽培麦冬和防治其病虫害的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大规模栽培麦冬和防治其病虫害的方法,包括选地、整地、繁殖、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五个步骤,具体为:
1.选地:选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砂壤土种植,积水低洼地不宜种植;前茬以豆科植物如蚕豆、黄花苜蓿和麦类为好;
2.整地:每亩施农家肥3000千克,配施100千克过磷酸钙、100克磷酸钾和100千克腐熟饼肥作基肥,深耕30厘米,整细耙平,作成1.8米宽的平畦;
3.繁殖:小丛分株繁殖,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栽种;选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高壮苗,剪去块根和须根,以及叶尖和老根茎,拍松茎基部,使其分成单株,剪出残留的老茎节,以基部断面出现白色放射状花心、叶片不开散为度;按行距25厘米、穴距20厘米开穴,穴深5~6厘米,每穴栽苗2~3株,苗基部应对齐,垂直种下,然后两边用土踏紧做到地平苗正,及时浇水;每亩需种苗200~250㎡左右;
4.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每年进行3~4次,晴天进行;经常除草,同时防止土壤板结;
(2)追肥:麦冬生长期长,需肥量大,每年5月开始,结合松土追肥3~4次,肥种以农家肥为主,配施少量复合肥;
(3)排灌:栽种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7~8月,用灌水降温保根,但不宜积水,故灌水和雨后应及时排水;
5.病虫害防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希尔盖森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希尔盖森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76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