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关于CD3×B7H3双特异性抗体定向杀伤膀胱癌细胞PUMC-91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7310.1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9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曼;马婉茹;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曼 |
主分类号: | A61K39/395 | 分类号: | A61K39/3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特异性抗体 膀胱癌细胞 杀伤 偶联 膀胱癌 干扰素 免疫治疗靶点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膀胱癌 细胞毒活性 活化T细胞 靶向治疗 能力增强 杀伤作用 水平增加 肿瘤细胞 高表达 效靶比 分泌 移行 应用 细胞 研究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偶联CD3×B7H3双特异性抗体定向杀伤人移行细胞膀胱癌细胞PUMC‑91的应用,具体为偶联CD3×B7H3双特异性抗体可增强活化T细胞(ATC)对PUMC‑91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为膀胱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免疫治疗靶点。本发明通过研究证实B7H3在PUMC‑91膀胱癌细胞中高表达;与未偶联CD3×B7H3双特异性抗体的ATC相比,结合CD3×B7H3双特异性抗体的ATC定向杀伤PUMC‑91膀胱癌细胞的能力增强,对PUMC‑91膀胱癌细胞具有显著细胞毒活性。当结合CD3×B7H3双特异性抗体的ATC与肿瘤细胞在效靶比为10:1条件下共培养时杀伤效果明显增加。同时,结合CD3×B7H3双特异性抗体的ATC分泌γ‑干扰素(IFN‑γ)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偶联CD3×B7H3双特异性抗体定向杀伤人移行细胞膀胱癌细胞PUMC-91的应用,具体为偶联CD3×B7H3双特异性抗体可增强活化T细胞(ATC)对PUMC-91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为膀胱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免疫治疗靶点。
背景技术
膀胱癌是男性中第四常见的癌症,女性中第11常见的癌症。2017年在美国估计有79030例新发膀胱癌病例和19870例死亡病例,其中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4倍。最初,约85%的膀胱癌患者被诊断为浅表性膀胱癌,超过50%的浅表性膀胱癌会复发,并且,仅有46%的三期患者和15%的4期患者可以达到五年生存。因此,膀胱癌患者所面临的形式非常严峻。尽管存在多种治疗方法,比如说手术,放疗,化疗,膀胱癌的术后生存率依旧很不理想。这些治疗方法可以限制肿瘤的发展及生长,但它们无法遏制肿瘤的复发和耐药的产生。因此,发展新的疗法对膀胱癌患者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免疫学的研究进展,免疫治疗被公认为二十一世纪肿瘤综合治疗模式中第四种治疗方法。例如,靶向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和PD-1/PD-L(程序化细胞死亡1/ PD-1配体)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促进了癌症的治疗,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靶向T细胞抗原受体T细胞(TCR)和肿瘤相关抗原(TAA)的双特异性抗体(BiAb)的运用。
在过去两年里,双特异性抗体靶向不同的肿瘤相关抗原,包括EGFR,Her2,CD19,CD20,CD30,CEA,CA125,PSA等已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B7H3,也称为CD276,与B7家族有着高达30%相同的氨基酸。它高度表达在多种类型的癌症中,并已被证明能促进肿瘤的进展和癌细胞的转移,包括急性白血病,胶质瘤,肝细胞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骨肉瘤,皮肤黑色素瘤和胰腺癌。Luo等人证明了小鼠B7H3的基因转移产生了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Lupu等在小鼠原位结肠癌模型中注射含B7H3的腺病毒,发现可抑制肿瘤的转移,MJ18,一种抗B7H3鼠抗,在胰腺癌模型中被证明可抑制肿瘤的生长。研究结果表明B7H3有望用于基于免疫的抗肿瘤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偶联CD3×B7H3双特异性抗体定向杀伤人移行细胞膀胱癌细胞PUMC-91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膀胱癌细胞为PUMC-91人移行细胞膀胱癌细胞。
优选地,所述偶联CD3×B7H3双特异性抗体的结构如图1。
优选地,所述双特异性抗体可增强活化T细胞对PUMC-91人移行细胞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优选地,所述活化T细胞分泌γ-干扰素和α-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增加。
优选地,所述结合CD3×B7H3双特异性抗体的活化T细胞与肿瘤细胞在效靶比为10:1时,杀伤作用明显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曼,未经张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73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