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引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3375.0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7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谷孝满;苏立虎;李江;温培银;胡家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67 | 分类号: | B23K9/067;B23K9/1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邢雪红;王卫忠 |
地址: | 06302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丝 虚拟 引弧 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焊接 焊接电流 逐渐增加 检出 匹配 焊接技术领域 焊丝 焊枪开关 焊丝熔化 脉冲参数 速度增加 不熔化 热输入 飞溅 接通 失败 应用 | ||
本公开涉及焊接技术领域,提出一种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引弧方法,包括:接通焊枪开关之后,以一预定的慢送丝速度进行送丝;在有焊接电流检出之后,保持慢送丝速度一预定时间;将实际送丝速度由慢送丝速度逐渐增加到主焊接送丝速度;以及设定一虚拟送丝速度,虚拟送丝速度在有电流检出之后由慢送丝速度逐渐增加到主焊接送丝速度,其中在实际送丝速度增加到主焊接送丝速度之前虚拟送丝速度大于实际送丝速度且焊接电流及对应的脉冲参数根据虚拟送丝速度进行匹配。由于虚拟送丝速度大于实际送丝速度,也就是相当于应用较大的能量匹配了较慢的送丝速度。能量较大则热输入大而送丝慢,不会导致由于焊丝熔化的慢而引起飞溅,同时也由于引弧初期能量大,不至于焊丝不熔化导致引弧失败。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引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海洋工程等工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焊接技术的发展。伴随着产品、材料、使用条件的多种多样,对焊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用优质、高效的焊接技术来满足当前的需要,是焊接工作者面临的任务。提高焊接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实现焊接自动化生产、减少焊接缺陷成为实际生产的迫切要求。
焊接技术中,使用熔化电极,以外加气体作为电弧介质,并保护金属熔滴、焊接熔池和焊接区高温金属的电弧焊方法,称为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包括脉冲MIG焊(metal inert-gas welding,即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和脉冲MAG焊(Metal Active Gas Arc Welding,即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其他熔化极脉冲焊接方法。
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以其优良的焊接性能、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进行全位置焊接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使用者的欢迎,但是由于焊接工况越来越复杂,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引弧性能越来越受到关注,引弧成功率高低,引弧飞溅大小,引弧过程中熔池形成快慢是决定优良引弧性能的关键。
以往的焊接过程中,接通焊枪开关,送丝会进入慢送丝阶段,等到焊丝接触到母材之后有电流检出时焊接进入到引弧阶段,此阶段送丝速度从慢送丝速度开始,以一定的加速度逐渐增加到主焊接的送丝速度,在此过程中,由于焊接电流和相应的脉冲参数与送丝速度一一匹配,这些参数会根据实际送丝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由于引弧阶段母材温度较低,热输入量不够,熔池不容易形成,焊接脉冲参数匹配的能量不足以熔化母材和焊丝,从而导致焊丝来不及熔化就接触了母材,电弧会瞬间熄灭,导致顶丝现象,焊丝会崩掉一部分,引弧失败;或者由于送丝熔化速度跟不上实际送丝速度,导致电弧太短,熔滴还没有长大就接触了熔池,造成短路会形成很大的飞溅,上述现象都是引弧性能较差的表现。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焊接电源以及该焊接电源的控制方法和该焊接电源的控制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引弧方法,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公开一种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引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通焊枪开关之后,以一预定的慢送丝速度进行送丝;
在有焊接电流检出之后,保持慢送丝速度一预定时间;
将实际送丝速度由慢送丝速度逐渐增加到主焊接送丝速度;以及
设定一虚拟送丝速度,虚拟送丝速度在有电流检出之后由慢送丝速度逐渐增加到主焊接送丝速度,其中在实际送丝速度增加到主焊接送丝速度之前虚拟送丝速度大于实际送丝速度且焊接电流及对应的脉冲参数根据虚拟送丝速度进行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未经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33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