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诊就诊等候时长预测算法及门诊就诊等候队伍控制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7839.7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8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莫晶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晶亮 |
主分类号: | G16H40/20 | 分类号: | G16H4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203 海南省海口市***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诊 就诊 等候 预测 算法 队伍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辅助设施,尤其涉及一种门诊就诊等候时长预测算法及门诊就诊等候队伍控制算法。
背景技术
患者就诊通常会存在很多想要了解的信息,例如找哪个医生、等多久才能就诊、患了什么病、能不能治好、多少钱等等,由于医师数量严重不足,患者通常会在就诊前等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研究表明,患者等候时间与就诊满意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充满未知的等待和急需医师诊疗的焦虑中,患者的不良情绪和不适感会大大增加,非常不利于接下来的诊疗活动和增加患者的就诊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门诊就诊等候时长预测算法及门诊就诊等候队伍控制算法,减少了患者等候的时间,缓解了患者等候时的焦虑情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门诊就诊等候时长预测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从数据库中,抽取医师名称、医师ID、患者ID、患者就诊开始时间、诊断名称、ICD10编码。
步骤2:改变步骤1中抽取字段的字符类型。
步骤3:在门诊就诊患者中,按年、性别、求诊医师ID等要素,通过实地采样计时,统计不同患者从确认就诊到到达诊室开始就诊的时长;通过实地采样计时,统计不同患者取药和做医技检查的时长。
步骤4:从数据库中,实时获取当前已确认就诊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字段。
步骤5:按数据要求检索分诊服务器数据库,生成结果视图,可以汇总得到所需的全体医师接诊时间明细表。
步骤6:根据实地秒表采样计时,录入表格,汇总得到首诊等候时长表。
步骤7:为后期使用,在医师个人档案中插入两列新的字段,用于存储平均首诊等候时长和平均等候时长,并在对接诊明细表和首诊等候时长表的算法统计中取得这些字段数据,作为展现数据,展示给患者。
上述的门诊就诊等候时长预测算法,其中,在所述的步骤2中,医师名称转为navchar型,医师ID转为navchar型,患者ID转为navchar型、患者就诊开始时间转为date型、诊断名称转为navchar型、ICD10编码转为navchar型。
上述的门诊就诊等候时长预测算法,其中,在所述的步骤3中,不同患者从确认就诊到到达诊室开始就诊的时长以及不同患者取药和做医技检查的时长以秒为单位。
上述的门诊就诊等候时长预测算法,其中,在所述的步骤5中,在医师接诊时间明细表中,将第n名患者的就诊开始时间顺序相减,取得某个医师某个时段内第n名患者与第n+1名患者的就诊开始时间间隔WTDrID:
WTDrID=(n+1)ViST-nViST
一个时段内这个时间间隔的平均数,则体现出这名医师这个时段内患者的平均就诊等候时间AveWTDrID:
AveWTDrID=AVRAGE(n x WTDrID)
在首诊等候时长表中,在门诊就诊患者中,按年龄、性别、求诊医师ID三个条件,统计接诊医师每个不同性别的每个年龄的平均首诊等候时长AveFViWTDrID:
AveFViWTDrID=AVRAGE(n x FViSpTDrID)
根据当前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求诊医师ID,得出预计就诊时间为医师开始接诊时间加上首诊等候时长AveFViWTDrID加上等待队伍人数乘以平均等候时长AveWTDrID:
ViST=SVTDrID+AveFViWTDrID+(n-1)xAveWTDrID
为算法加入判断条件,如果当前患者确认就诊时,接诊医师已开始接诊,则首诊等候时长(AveFViWTDrID)取值为“0”,“n”为当前队伍未就诊人数:
ViST=SVTDrID+(n-1)xAveWTDrID。
一种门诊就诊等候队伍控制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现场挂号的,将预计就诊时间打印在挂号单据上,精确到分钟。
步骤2:非现场挂号的,将预计就诊时间加入就诊确认回复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晶亮,未经莫晶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78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