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止痛壮骨胶囊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7544.1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2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卿光明;钟瑛;余定祥;刘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美大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15 | 分类号: | A61K36/815;A61K9/62;A61P29/00;A61P1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 |
地址: | 6184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痛 骨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止痛壮骨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技术所涉及的产品为中成药,复方中药浸膏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在高温和长时间的干燥条件下,含量大都有下降的趋势,而本发明所涉及的止痛壮骨胶囊中含有指标性成分淫羊藿苷,随温度和干燥时间的升高,下降程度更加明显。原有的生产工艺条件所生产的产品有效成分淫羊藿苷的含量较低,通过降低药材提取浸膏的干燥温度,缩短干燥时间,从而使其含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25%,但改进干燥条件的药品在后续的制剂制备过程中,出现了颗粒吸湿性增强的现象,导致药品在胶囊的灌装过程中容易吸潮,造成药品重量差异难控制,吸潮后的颗粒粘在胶囊壳上不易清除,影响生产效率和药品的外观质量。其次,药品在贮存过程中,会吸收胶囊壳中的水分,使胶囊壳失水变脆容易破裂,因此常常引发众多药品质量投诉,最终药品还会因吸收水分出现颗粒粘结,导致水分、崩解时限超出国家药典对胶囊剂的控制要求,以及性状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等问题。以上问题既影响了产品质量和药品疗效,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形象,并且会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故一般采用昂贵的防潮性相对较好的包装或外加铝箔防潮袋等措施进行防潮,但因此相应地增加了生产工序和成本,延长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止痛壮骨胶囊的改进型制备方法,以解决产品质量提高后,再采用以前制备方法不能够充分解决药品颗粒吸湿性问题,从而导致药品在胶囊的灌装过程中容易吸潮,造成药品重量差异难以控制,吸潮后的颗粒粘在胶囊壳上不易清除,影响生产效率和药品的外观质量,且在药品在贮存过程中,易吸收胶囊壳中的水分,使胶囊壳失水变脆容易破裂,影响药品质量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止痛壮骨胶囊处方:
补骨脂583.5g 淫羊藿583.5g 枸杞子417g 女贞子417g 骨碎补(烫)333g 狗脊333g 川牛膝333g
止痛壮骨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干膏粉的制备:补骨脂、女贞子加75%乙醇浸泡30分钟,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提取2.5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8的浸膏,温度为80℃,备用;取淫羊藿、枸杞子、骨碎补(烫)、狗脊和川牛膝与补骨脂、女贞子的药渣合并,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二次,第一次加6倍水煎煮2.0小时,第二次加4倍水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07的清膏,温度为8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8的浸膏,温度为80℃,备用;合并所述两种浸膏,在-0.07~-0.09MPa的真空条件下,70~75℃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得干膏粉;
(2)混合物料的制备:取步骤(1)所述的干膏粉与淀粉,设置搅拌浆108转/分,制粒刀1008转/分,混合时间30分钟,得混合物料;
(3)包衣粉末的制备:取羟丙甲纤维素3~8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5~2.5份、聚乙二醇0.3~2.5份和乙基纤维素0.5~2.5份,混合即得包衣粉末;
(4)包衣液的制备:将85~90%乙醇加入混浆器中,预先搅拌,缓慢均匀地加入步骤(3)所述的包衣粉末,连续搅拌30~40分钟后,制成浓度为20%的包衣液;
(5)包衣颗粒的制备:将步骤(2)所述的混合物料置于喷雾干燥制粒机内,预热5分钟后,喷入步骤(4)所述的包衣液,流量为65~75ml/min,喷雾制粒、包衣,设置主风道温度为80℃,辅风道温度为70℃,过程中物料温度为45~55℃,一次雾化压力0.10~0.25MPa,二次雾化压力0.35~0.50MPa,喷枪频率为45Hz,干燥时间为30~35分钟,所得颗粒平均粒径为16目,水分为3~5%,包衣粉用量为颗粒增重的2.0~2.5%,即得包衣颗粒;
(6)胶囊的制备:步骤(5)所的包衣颗粒,整粒、过筛,灌装,制成胶囊1000粒。
其中,步骤(3)中的羟丙甲纤维素优选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优选1.5份,聚乙二醇优选1.8份,乙基纤维素优选1.8份。
步骤(5)中的包衣液的喷入流量优选70ml/min;一次雾化压力优选0.20MPa;二次雾化压力优选0.40MPa。
其中,步骤(4)所述的包衣液的制备还可以是将步骤(3)所述的包衣粉末溶解于85~90%的乙醇中,制成浓度为20%的包衣液,再经胶体磨进行研磨,即得包衣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美大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美大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75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