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空调氟利昂的自动灌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6918.8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5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江维才;陈光强;毛根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正峰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4 | 分类号: | F17C5/04;F17C5/00;F17C13/02;F17C13/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63 | 代理人: | 董小英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空调 氟利昂 自动 灌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氟利昂的自动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此前几年汽车业尤其是轿车的快速增长,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汽车空调作为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的一种重要部件已被广大汽车制造企业及消费者所认可,汽车冷气系统是单独的密封循环系统,根据工作需要,压缩机内需要添加一定量的冷媒,普遍采用氟利昂,在汽车的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制冷效果变差,其原因包括氟利昂泄露等原因,因此需要对压缩机添加氟利昂。
其中,氟利昂一般被定量封存在特制的气罐内,当空调压缩机需要添加氟利昂时,通常需要将气罐连接在特定的换气工具上进行添加。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20200705.5】,其中公开了一种空调冷却液充气阀,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的阀体、与充气罐连接的瓶接头和与空调连接的快速接头,阀体流道一端与瓶接头连通,另一端通过气管连接快速接头,阀体内穿设有可开启阀体流道并控制阀体流量的阀杆,阀杆连接扳手,阀体与气管连接端还连接有可检测快速接头压力值的压力表,扳手上端与壳体内壁铰接,扳手中部与阀杆抵顶且具有上、下阀杆限位块,扳手开有供气管穿过的通孔,扳手和壳体形成便于持握的形状。压力表盘面上设置有以压力上限值和压力下限值为边界的V形标注区。
现有技术中,汽车空调氟利昂的灌装普遍采用换气工具手动灌装,如上述公开的冷却液充气阀,当需要灌装时需要人工一边扳动扳手,一边观察压力表上的参数,这样根据人工手感和人为观察来控制氟利昂灌装量的方式,不仅灌装麻烦,而且容易出现误差,导致制冷剂灌装量无法精确可控,无论是灌多或者灌少都会影响空调压缩机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空调氟利昂的自动灌装装置,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汽车空调氟利昂能够实现自动灌装的同时灌装量精确可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空调氟利昂的自动灌装装置,包括壳体、用于与制冷剂存储罐相连接的开罐阀和用于与汽车空调制冷剂加注口连接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装置还包括显示及微处理模块、设置在壳体上的温度传感器接口和设置在壳体内的阀体,所述阀体上具有进气孔、控制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和出气孔通过控制孔相连通,所述控制孔处设置有用于控制进气孔和出气孔通断的电磁阀,所述进气孔与开罐阀的输出口相连通,所述出气孔与快速接头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阀体上还具有与出气孔相连通的压力检测孔,所述压力检测孔处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接口、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显示及微处理模块电连接。
本汽车空调氟利昂的自动灌装装置的设计原理如下:本装置通过设计温度传感器接口,使得车外的温度传感器能够与本装置中的显示及微处理模块电连接,这样使得本装置能够检测到车外温度信号;同时,本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计阀体,并对阀体进行改进设计,使得阀体上设计形成有进气孔、控制孔、出气孔和压力检测孔,其中,由于出气孔与快速接头的输入端相连通,也就是说,通过在压力检测孔处设置压力传感器,这样就使得本装置能够检测到汽车空调内制冷剂的压力信号;并且,由于进气孔和出气孔通过控制孔相连通,这样通过在控制孔内设置电磁阀就能控制进气孔和出气孔的通断,也就是说,利用控制孔和电磁阀的配合设计,使得制冷剂的灌装能够得到自动控制;在上述设计的基础上,显示及微处理模块根据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和压力信号来实时控制电磁阀动作,从而使得汽车空调氟利昂的灌装量能够精确可控。
在上述的汽车空调氟利昂的自动灌装装置中,所述阀体上固连有压板,所述压力传感器夹在压板和阀体之间且使压力检测孔与外界隔离密封。通过以上设计,压力传感器经过压板的压紧固定后使得压力检测孔处形成密封不会漏气,从而使得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精确的压力,这样就保证显示及微处理模块能够根据检测到的压力信号来精确控制电磁阀动作,进而使得制冷剂的灌装量能够得到精确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正峰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温岭正峰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69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压力容器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对变压器进行自动补气放气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