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温满天星釉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5849.0 | 申请日: | 201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8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伟芬 |
主分类号: | C03C8/20 | 分类号: | C03C8/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3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满天星 绿泥石 陶瓷产品 中温 制备 矿物资源 日用陶瓷 建筑陶瓷 陶瓷坯体 艺术陶瓷 釉面装饰 原料制备 矿物 过筛 球磨 烧成 粘土 生产成本 保温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中温满天星釉的制备方法,其以绿泥石矿物为主要原料,经球磨、过筛、干燥后制得天目釉,将所述满天星釉施在陶瓷坯体上,经1150~1250℃,保温5~120min烧成釉面装饰陶瓷产品。本发明利用绿泥石为原料制备天目釉,既节省了粘土和矿物资源,又大幅度降低了陶瓷产品生产成本,制得的满天星釉,可广泛装饰用于日用陶瓷、建筑陶瓷以及艺术陶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温满天星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绿泥石是一种结构复杂、化学成分多变的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属于粘土类矿物。通常所称的绿泥石,指主要为Mg和Fe的矿物种,即斜绿泥石、鲕绿泥石等,主要是中、低温热液作用,浅变质作用和沉积作用的产物。绿泥石矿物在地壳中分布甚广,在成分上具有阳离子在四面体、八面体空间上占位变化很大的特点,在结构上相当于三层型结构单元层与氢氧镁石八面体层的交替排列的层状结构。正是绿泥石成分及结构上特点使得绿泥石中存在多种离子置换。绿泥石作为自然界中分布较为广泛的矿物之一,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中化学成分变化很大,对记录地质构造变迁有着特殊意义,因此,地质学家十分重视对绿泥石研究,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作为一种工业矿物资源研究甚少,至今我国尚未将其列为可利用的工业矿物。目前,通过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检索,还没有见到以绿泥石为主要原料制备陶瓷满天星的相关研究。无疑,利用景德镇本地绿泥石为原料制备满天星,无论从科学探索还是从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温满天星釉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温满天星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天星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绿泥石85%、钾长石10%、龙岩高岭5%,经球磨、过筛、干燥后制得满天星釉;
所述绿泥石的化学组成重量百分比优选为:SiO2 62.00~65.00%、Al2O3 17.00~19.00%、Fe2O3 7.00~9.00%、TiO2 0.50~2.00%、CaO 0.10~2.00%、MgO 1.00~3.00%、K2O3.00~7.00%、Na2O 2.00~5.00%、IL 3.00~4.00%。
所述原料球磨工艺中原料和水的重量比为1:0.8。
所述原料细度为过250目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以绿泥石为主要原料制备满天星釉,拓宽了陶瓷原料的选择面、节省了粘土和矿物资源、幅降低陶瓷产品生产成本,将绿泥石与粘土、煅烧骨灰、龙岩高岭等原料按不同比例配合,获得满天星釉面效果,可广泛装饰在日用陶瓷、建筑陶瓷以及艺术陶瓷上,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满天星釉装饰陶瓷产品的方法
第一步、原料:绿泥石85%、钾长石10%、龙岩高岭5%,其中绿泥石的化学组成重量百分比为:SiO2 63.00%、Al2O3 17.51%、Fe2O3 7.11%、TiO2 0.84%、CaO 0.38%、MgO 1.89%、K2O 3.42%、Na2O 2.09%、IL 3.76%;
第二步、球磨、过筛:原料和水按重量比1:0.8球磨,后过250目筛;
第三步、施釉:采用浇釉的方式将上一步制得的釉浆,施在陶瓷坯体上,施釉厚度为0.9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伟芬,未经朱伟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58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碱性陶瓷釉中彩熔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铅中温兔毫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