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排精拉设备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5372.6 | 申请日: | 201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8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建勇 |
主分类号: | B21C1/02 | 分类号: | B21C1/02;B21C1/14;B21C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5400 江西省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排精拉 设备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拉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换向器铜排精拉的铜排精拉设备。
背景技术
换向器行业铜排精拉工序中常常存在铜排直线度不良、尺寸不稳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下道冲裁工序送料不到位、短铜、短燕尾以及冲裁速度提不上去等。申请号为200810188658.4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拉线装置 , 其特征在于 : 拉线杆为杠杆结构 , 拉线杆的一端上设置有拉线勾,拉线杆另一端与拉线电机上安装的凸轮接触,在拉线杆上连接有回位弹簧。但是这种拉线装置不适用于铜排的精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一种铜排精拉设备,采用了双滚筒拉排结构,解决了铜排容易相互叠加,保证了铜排的直线度,大大提高精拉铜排的质量,有利于下道工序的加工和最终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它包括机架和驱动部件,所述机架内设置有用于绕制铜排的滚筒组,所述机架侧面设置拉排模具装置,所述拉排模具装置包括拉排模具,所述滚筒组与所述驱动部件相配,滚筒组包括前滚筒和可摆动的后滚筒。本发明的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滚筒组转动,本发明的拉排模具装置用于产品成型,本发明的滚筒组用于铜排的绕制,后滚筒设置成可摆动结构,这样使得后滚筒的滚动角度可调,防止铜排相互叠加,而影响铜排的表面质量及直线度,避免给下道工序造成不利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后滚筒设置在后滚筒箱上,所述后滚筒箱活动枢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可调节所述后滚筒的滚动角度的滚筒角度调节装置。本发明的后滚筒设置在后滚筒箱上,可通过滚筒角度调节装置调整后滚筒箱的倾斜角度,从而调节后滚筒的滚动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滚筒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滚筒角度调节螺丝。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后滚筒之间设置有万向节。本发明的后滚筒通过驱动
部件带动而实现转动,本发明使用万向节可以有效防止传动时的磨损,保证传动的可靠,使得铜排的绕制更顺畅。
作为优选,所述前滚筒设置在前滚筒箱上,所述前滚筒箱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拉排模具装置还包括拉排油槽箱,所述拉排油槽箱上设有拉排油槽,所述拉排油槽内设有所述拉排模具,所述拉排油槽箱通过芯轴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拉排油槽箱设置有可调节拉排油槽箱角度的油槽角度调节装置。本发明的拉排模具和粗拉铜排浸在拉排油槽,这样一方面有效降低了拉排模具的温度,另一方面使得模具得到了最佳的润滑环境 ;本发明采用油槽角度调节装置来调整拉排模具的角度,从而调节精拉铜排和模具出口角度,这样可以使得精拉出来的铜排的直线度得到大大提高,更进一步地防止铜排的叠加 ;再有本发明的油槽角度调节装置和滚筒角度调节装置的配合使用,使得本发明操控性更强。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侧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拉排油槽箱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油槽角度调节装置为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油槽调节螺丝。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部件与前滚筒之间通过皮带轮相连。本发明的前滚筒通过皮带轮带动而实现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减速电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供成品通过的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滚筒组内还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进水管和回水管,所述铜排精拉设备还包括与所述驱动部件相配的前脚踏板开关和后脚踏板开关。滚筒内部通过进水管不断通入循环的冷却水,以降低滚筒与铜排摩擦产生的热量,防止精拉出的铜排温度过高,影响铜排质量 ;本发明可通过前脚踏板开关和后脚踏板开关来控制启闭。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双滚筒拉排结构、滚筒角度调节装置和油槽角度调节装置,解决了铜排容易相互叠加,保证了铜排的直线度,大大提高精拉铜排的质量,有利于下道工序的加工和最终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 1 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后脚踏板开关 2、后滚筒 3、机架 4、后滚筒箱体 5、进水管 6、回水管 7、万向节 8、减速电机 9、滚筒角度调节螺丝 10、拉排油槽 11、拉排模具12、油槽调节螺丝 13、前脚踏板开关 14、前滚筒箱体 15、前滚筒 16、铜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建勇,未经吴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53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