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5149.1 | 申请日: | 201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8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政;朱会娟;孙振秋;姚蕾;张玉清;李月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蕾 |
主分类号: | A61K31/192 | 分类号: | A61K31/192;A61K31/4468;A61K9/16;A61K47/38;A61P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毛细血管 渗漏 综合征 口服 药物 组合 | ||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由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和丹参素、酒石酸匹莫范色林制成;其中丹参素和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的重量份比为:丹参素12~24重量份、酒石酸匹莫范色林1~5重量份。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优选为颗粒剂。组合物中酒石酸匹莫范色林对丹参素具有增效作用,丹参素、酒石酸匹莫范色林对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大鼠模型的毛细血管渗透性具有显著降低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 CLS )是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的突发的毛细血管高渗透性疾病;常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全身性水肿、低蛋白血症、血压及中心静脉压降低、体重增加、血液浓缩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发生会使危重患者病情恶化,救治难度加大,甚至导致患者短期内死亡。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部分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关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发病机制的假说(尔启东.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疑难病杂志2010,9(1):77-79.)。如:
细胞因子介导假说:认为肿瘤坏死因子、IL-1、IL-8等促炎性反应因子介导了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发展。
血管内皮损伤假说:认为血管内皮损伤和凋亡,一氧化氮、血管生成素-2等也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全身炎性反应假说:认为某些因素导致某些炎性介质释放,引发血管内皮损伤,使得大量蛋白质和体液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引发了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补体介导假说:认为补体激活可能导致了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中大分子物质渗透性提高的问题。
临床上目前常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但皮质激素类药物存在诸多不良反应。另有研究显示,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对对重度子痫前期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李智泉, 王晨虹.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3):665-667.)。治疗急性胰腺炎、慢性复发性胰腺炎的药物乌司他丁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一定的抑制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截至目前,由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具体发病机制不清等问题,相关治疗药物的研发进度缓慢,缺乏针对性药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含有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和丹参素。
优选的,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由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和丹参素、酒石酸匹莫范色林制成;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中丹参素和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的重量份比为:丹参素12~24重量份、酒石酸匹莫范色林1~5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中丹参素和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的重量份比为:丹参素15重量份、酒石酸匹莫范色林2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中丹参素和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的重量份比为:丹参素17重量份、酒石酸匹莫范色林4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中丹参素和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的重量份比为:丹参素20重量份、酒石酸匹莫范色林3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蕾,未经姚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51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