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9360.2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8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张欢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浩焱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22 | 分类号: | C22C38/22;C22C38/26;C22C38/02;C22C38/34;C22C38/06;C22C38/28;C22C33/06;C21D1/18;C21D1/60;C21D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51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模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模具,涉及铸造模具技术领域。该模具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0.22‑0.29%、Mg:0.04‑0.08%、W:0.36‑0.41%、Nb:0.53‑0.58%、Si:1.23‑1.56%、Cr:0.98‑1.26%、Al:2.68‑2.96%、Mo:0.34‑0.38%、Ti:0.45‑0.51%,稀土金属:0.25‑0.3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模具的制备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模具的耐高温性能,还提高了模具的耐腐蚀性能,有效地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造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变化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由于需要成型的物料大多处于高温状态,因此在成型时,模具都会处于高温状态,高温会使金属材料的抗拉、抗扭、抗疲劳等性能下降,从而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因此就需要模具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耐高温模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模具的耐高温性能,还提高了耐腐蚀性能,有效地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高温模具,该模具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0.22-0.29%、Mg:0.04-0.08%、W:0.36-0.41%、Nb:0.53-0.58%、Si:1.23-1.56%、Cr:0.98-1.26%、Al:2.68-2.96%、Mo:0.34-0.38%、Ti:0.45-0.51%,稀土金属:0.25-0.3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进一步的,该模具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0.25%、Mg:0.06%、W:0.38%、Nb:0.56%、Si:1.39%、Cr:1.13%、Al:2.81%、Mo:0.36%、Ti:0.48%,稀土金属:0.28%、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前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模具,稀土元素包括Nd、Ce、Tm和Ho。
前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模具,稀土元素Nd、Ce、Tm、Ho的比例为1:1:1: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耐高温模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原料按预定的比例加入至熔炼炉中,将熔炼炉的温度调整至1600-1680℃,将原料熔炼成合金溶液,然后保温8-10分钟;
S2:将合金溶液水冷降温至1300-1350℃,然后加入精炼剂进行精炼除渣,精炼时间为10-15分钟;
S3:将精炼后的合金溶液加入至铁水包中,然后向铁水包中加入稀土镁合金,使合金溶液在铁水包中发生球化反应,反应好之后将合金溶液升温至1400-1450℃,然后将合金溶液快速浇入制作好的模型中,进行模具的浇铸;
S4:将浇铸好的初模放入淬火炉中进行淬火处理,淬火温度为850-865℃,淬火后冷却至265-280℃,然后将叶片胚料放入回火炉中,将炉温调至700-725℃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时间为25-30分钟,回火后冷却至室温,之后再将叶片胚料放入回火炉中,将炉温调至650-675℃,进行二次回火,回火时间为30-35分钟,回火后再次冷却至室温;
S5:对S4得到的初模进行抛光打磨,取出毛刺,清理后得到模具成品。
前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模具的制备方法,S3中稀土镁合金的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1.4-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浩焱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浩焱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93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掺钢渣再生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能发电辅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