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Pv4-IPv6互通场景中进行PPTP穿越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7878.2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5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良;李伟波;吴泽波;黄万龙;余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睿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pv4 ipv6 互通 场景 进行 pptp 穿越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Pv4‑IPv6互通场景中进行PPTP穿越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基于NAT64技术建立IPv6客户端与IPv4服务器的会话映射关系;根据会话映射关系将IPv6请求报文转换为IPv4请求报文;修改IPv4请求报文中PPTP报文的客户端Call ID和Peer’s Call ID;向IPv4服务器发送修改后的IPv4请求报文;接收IPv4服务器返回的IPv4响应报文,将IPv4响应报文转化为IPv6响应报文,修改IPv6响应报文中的PPTP报文的服务端Call ID和Peer’s Call ID;将修改后的IPv6响应报文发送至IPv6客户端。本发明通过管理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中的Call ID或Peer’s Call ID,实现在IPv4和IPv6网络下PPTP协议数据的互通,缓解了现有技术在IPv4‑IPv6互通场景中,无法实现PPTP协议报文穿越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通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IPv4-IPv6互通场景中进行PPTP穿越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宽带网络作为实现信息化的重要载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现有的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4,互联网协议版本4)地址已经十分紧缺,无法回避IPv4地址被分配殆尽这个问题。128比特IP地址的IPv6(InternetProtocol version6,互联网协议版本6)彻底解决了IPv4地址不足的难题,并且在地址容量、安全性、网络管理、移动性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有明显的改进,是下一代互联网络协议采用的核心标准。
然而,由于IPv4网络已发展的非常成熟,IPv4网络非常庞大,绝大多数现网都不支持IPv6应用,给IPv4向IPv6过渡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和挑战。为了保证业务的平稳过渡,整个演进周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IPv4与IPv6长期共存的过程。为此,业界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寻找从IPv4网络向IPv6网络合理过渡的方案。
PPTP协议(即点对点隧道协议)是在PPP协议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的增强型安全协议,可以通过密码身份验证协议(PAP)、可扩展身份验证协议(EAP)等方法增强安全性。可以是远程用户通过拨入ISP、通过直接连接Internet或其它网络安全地访问企业网。
现有技术中,在IPv4-IPv6互通场景中,还无法实现PPTP协议报文穿越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Pv4-IPv6互通场景中进行PPTP穿越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在IPv4-IPv6互通场景中,无法实现PPTP协议报文穿越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Pv4-IPv6互通场景中进行PPTP穿越的方法,应用于NAT64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NAT64技术建立IPv6客户端与IPv4服务器的会话映射关系,其中,所述会话映射关系为IPv6地址与所述IPv4服务器的IPv4地址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会话映射关系将所述IPv6客户端发送的IPv6请求报文转换为IPv4请求报文;
修改所述IPv4请求报文中的PPTP报文的客户端Call ID和Peer’s Call ID,得到修改后的IPv4请求报文;
向所述IPv4服务器发送所述修改后的IPv4请求报文;
接收所述IPv4服务器根据所述修改后的IPv4请求报文返回的IPv4响应报文;
根据所述会话映射关系将所述IPv4响应报文转换为IPv6响应报文;
修改所述IPv6响应报文中的PPTP报文的服务端Call ID和Peer’s Call ID,得到修改后的IPv6响应报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睿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睿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78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传输系统
- 下一篇:适于解决网络安全的SDN系统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