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X型钢板加强的连梁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7816.1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9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樊成;陈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1/98 | 分类号: | E04B1/98;E04H9/02;E04C3/293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5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11662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型钢 加强 结构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采用X型钢板加强的连梁结构,包括连梁(2)和墙肢(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梁(2)中布置X型钢板(1),墙肢(3)中布置锚固构件(4),所述的X型钢板(1)通过两侧的锚固构件(4)支撑并锚固;所述的X型钢板(1)关于水平中心线对称、关于垂直中心线对称;所述的锚固构件(4)长度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两侧的锚固构件(4)相互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X型钢板加强的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型钢板(1)的垂直中心线与连梁(2)的垂直中心线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X型钢板加强的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型钢板(1)与锚固构件(4)通过焊缝(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X型钢板加强的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固构件(4)为工字钢、H型钢、对称布置的双肢角钢或T型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X型钢板加强的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型钢板(1)的尺寸在沿连梁(2)高度方向不超出连梁箍筋范围。
6.一种采用X型钢板加强的连梁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设计X型钢板(1)
A1、X型钢板(1)为一层,居中放置于连梁(2)中央;X型钢板(1)关于水平中心线对称、关于垂直中心线对称,连梁(2)跨中任意横截面中钢板的横截面积均相等,其厚度及尺寸由连梁(2)的尺寸所需构造要求及该连梁(2)的承载能力要求确定,钢板截面尺寸计算方法如下;
连梁(2)所承受剪力V、弯矩M分别由两部分组成:X型钢板(1)部分所承担的剪力Vsp、弯矩Msp,钢筋混凝土连梁(2)部分承担剪力Vsc、弯矩Msc;
即:
V=Vsp+Vsc
M=Msp+Msc
由以上各式确定X型钢板(1)的截面尺寸tsp和hsp1,其中:
γRE—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h0—连梁(2)截面有效高度;
as—受拉钢筋合力作用点至受拉截面边缘距离;
fy—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As—连梁(2)中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ft—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Av—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
fyv—连梁(2)中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τsp—X型钢板(1)抗剪强度设计值;
σsp—最不利截面即墙梁交界处截面受弯最大正应力值;
Wsp—最不利截面即墙梁交界处截面钢板截面抵抗矩;
fsp—X型钢板(1)抗压强度设计值;
X型钢板(1)两侧的夹角α同时受连梁(2)几何尺寸与最不利截面抵抗矩Wsp的约束,即夹角α既满足X型钢板(1)的尺寸不超出连梁(2)范围,又满足最不利截面抵抗矩Wsp大于最小截面抵抗矩的要求;
A2、X型钢板(1)的材料为牌号为Q235-B.C.D级的碳素结构钢;
A3、X型钢板(1)表面焊接抗剪栓钉,焊接要求满足JGJ138-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及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A4、X型钢板(1)位于连梁(2)箍筋内部;
B、设计锚固构件(4)
B1、锚固构件(4)为型钢,包括工字钢、H型钢、对称布置的双肢角钢或T型钢,其截面尺寸由下列公式确定:
式中:M为连梁(2)端部弯矩,V为连梁(2)端部剪力,A为锚固构件(4)横截面积,W为锚固构件(4)截面抵抗矩,f为锚固构件(4)钢材屈服强度设计值;
B2、锚固构件(4)选用Q345-B.C.D.E级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B3、锚固构件(4)沿墙肢(3)上下贯通布置;若受条件限制,锚固构件(4)伸出连梁(2)上下表面的长度h4不小于连梁(2)高度h;
B4、X型钢板(1)与锚固构件(4)之间的焊缝(5)要求满足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B5、锚固构件(4)表面焊接抗剪栓钉,焊接要求满足JGJ138-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及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B6、锚固构件(4)位于墙肢(3)的分布钢筋或边缘构件的箍筋内部,重叠位置箍筋焊接于该锚固构件(4)上,锚固构件(4)边缘距离墙肢(3)边缘距离da不小于80mm;
C、设计钢筋混凝土
C1、连梁(2)的跨高比小于1:3,其厚度大于150mm;
C2、钢筋混凝土材料的选用符合相关国家规范的要求;
C3、连梁(2)中分布钢筋的选用满足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78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框架结构的耗能组件
- 下一篇: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节能保温墙体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