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胺共混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9200.X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7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孙朝续;徐晓辰;秦兵兵;刘修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赛(乌苏)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12 | 分类号: | D01F8/12;D01D5/09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泽;刘芳 |
地址: | 833000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 共混纤维 聚酰胺树脂 初生丝 真空转鼓干燥机 制备方法和应用 高速混合机 聚酰胺熔体 聚酰胺纤维 拉伸热定型 耐磨性 连续氮气 熔融状态 干燥机 喷丝头 充填 共混 吸湿 加热 柔软 挤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胺共混纤维,所述聚酰胺共混纤维含有聚酰胺6、聚酰胺66中至少一种,所述聚酰胺共混纤维还含有聚酰胺56。所述聚酰胺共混纤维由聚酰胺树脂原料按照比例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在真空转鼓干燥机或连续氮气充填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将共混聚酰胺树脂加热至熔融状态,形成聚酰胺熔体,通过喷丝头挤出,形成初生丝,对所述初生丝进行拉伸热定型处理后得到。本发明的聚酰胺共混纤维除了具有一般聚酰胺纤维的强度与耐磨性,还具有柔软、吸湿、低温易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酰胺共混纤维。
背景技术
聚酰胺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工业化生产的合成纤维之一,聚酰胺是指纤维大分子主链由酰胺键连接起来的一类合成纤维,聚酰胺品种较多,目前工业化生产及应用最广泛的以聚酰胺6和聚酰胺66为主,均属于石油基材料。
聚酰胺6与聚酰胺66纤维在混纺纱中应用广泛,但是聚酰胺6与聚酰胺66分子链排列紧密、结构对称、结晶度高,染色性差,一般染深色需要高温,染色温度需要100℃以上。另外,作为一般服用面料,由于其纤维较粗,手感粗糙,柔软性、吸水性差,易于起毛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的穿着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改善和提高纺织品的性能以满足工业上和生活中的需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聚酰胺6与聚酰胺66纤维结晶度高、染色性差的问题,同时提高其纤维吸湿性、柔软性,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胺共混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共混纤维克服了上述纤维中的缺点,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聚酰胺共混纤维]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胺共混纤维,所述聚酰胺共混纤维含有聚酰胺6、聚酰胺66中至少一种,所述聚酰胺共混纤维还含有聚酰胺56,聚酰胺56的重量分数为5-50,聚酰胺6和/或聚酰胺66的重量分数为50-95。
其中,聚酰胺共混纤维中聚酰胺56重量份数优选6-48,进一步优选为8-45,更进一步优选为10-40,再进一步优选为20-30。
其中,聚酰胺共混纤维为聚酰胺6/聚酰胺56共混纤维,聚酰胺66/聚酰胺56共混纤维,聚酰胺66/聚酰胺6/聚酰胺56共混纤维,优选聚酰胺66/聚酰胺56共混纤维。
其中,聚酰胺56,可以由1,5-戊二胺和己二酸聚合生成,1,5-戊二胺由生物基原料通过发酵法或酶转化法制备而成。
根据具体情况,所述聚酰胺共混纤维,还可以含有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可以包括:消光剂、阻燃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结晶成核剂、荧光增白剂或抗静电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添加剂的添加量可以占生产原料总重量的0.001-10%。
另外,本发明对聚酰胺共混纤维的横截面形状不做具体新限定,可以为圆形、三叶形、十字形、三角形、中空三角形、I字形、T字形、Y字形、扁平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工字形或哑铃形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中所述聚酰胺共混纤维的纤度为1.0-3000dtex,优选为30-1000dtex,进一步优选为50-500dtex,更进一步优选为60-300dtex,再进一步优选为70-150dtex;
所述聚酰胺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为2.0-10.0cN/dtex,优选为2.5-8.0cN/dtex,进一步优选为3.0-7.0cN/dtex,更进一步优选为4.0-6.0cN/dtex;
所述聚酰胺共混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为10-65%,优选为12-55%,进一步优选为14-45%,更进一步优选为16-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赛(乌苏)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凯赛(乌苏)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92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