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密封装配用微胶囊密封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7590.7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1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臣;金涛;慕仙莲;张红飞;赵连红;张登;叶远珩;朱利敏;王浩伟;廖圣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3/10 | 分类号: | C09K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448035***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剂 装配 密封装配 微胶囊 包覆 拆卸 干膜 制备 飞机 力矩稳定 生产要求 试验数据 微胶囊化 新型密封 包覆的 传统的 除胶 混胶 湿膜 蘸胶 验证 | ||
本发明属于飞机密封装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密封装配用微胶囊新型密封剂及制备方法。通过对密封剂的破坏力矩和拆卸力矩的测定,来验证密封剂是否能达到对应的生产要求。对比未包覆、干膜装配、湿膜装配的力矩试验数据,可以看出未包覆的密封剂与干膜装配的破坏力矩以及拆卸力矩大小基本一致,当力矩稳定时,破坏力矩和拆卸力矩分别能达到未包覆密封剂的89%和108%,这表明微胶囊化的密封剂力矩性能基本和未包覆前一致。同时,微胶囊密封剂能极大的降低工时和工序,能将传统的混胶、蘸胶、装配、除胶4个工序缩减为装配1个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密封装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密封装配用微胶囊新型密封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在沿海地区使用时,将要经受高低温、湿热、盐雾、光照、化学污染、雨雪、雾天以及海水溅射等极端恶劣海洋环境的作用,容易造成其机体结构、系统、电子设备及成附件的腐蚀,严重影响飞机的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性,为了减缓和控制腐蚀,需要对飞机防腐蚀密封以隔离腐蚀介质。
目前的飞机密封装配主要采用紧固件蘸密封剂进行湿装配,工序较为繁琐,包括混胶、蘸胶、装配、除胶四个过程,且工艺质量受人工熟练度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之微胶囊新型密封剂是指,将飞机现用的双组份密封剂中的固化剂和主剂通过微胶囊技术分别包覆,并预涂在紧固件装配面,待零件装配时,由于挤压导致微胶囊破裂,预涂胶中各组分反应固化,达到零件的锁固与密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飞机密封装配用微胶囊密封剂,其特征在于,基于飞机现有的双组份聚硫密封剂P/S 870B-2,以脲醛聚合物为微胶囊壁材,通过原位聚合方法,将现有双组分密封剂P/S 870B-2包覆在脲醛高分子聚合物内。
所述脲醛聚合物包括甲醛和尿素。
一种飞机密封装配用微胶囊新型密封剂制备方法:
第一步:将双组份聚硫密封剂用稀释剂溶解,形成密封剂溶液;
第二步:在碱性条件下合成水溶性的尿素-甲醛预聚物;
第三步:将分散剂加入到密封剂溶液中,使其分散均匀;
第四步:将尿素-甲醛预聚体溶液加入到分散均匀的密封剂溶液中,再加入稀硫酸搅拌调节5分钟,聚合反应溶液的pH值3-5后,加入氢氧化钠继续搅拌使pH值达到8-9,聚合反应4小时;
第五步: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水溶性的脲醛预聚体进一步发生缩聚反应,并形成交联网状结构的非水溶性聚脲甲醛,逐渐沉积在囊芯表面,将囊芯包覆后而形成微胶囊。
所述分散剂稳定剂为1.5%PVA-124
所述聚合反应搅拌速度:600-800rpm,温度:60℃,时间:4小时
所述稀释剂为甲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密封剂的力矩性能是橡胶力学性能中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鉴定密封制品密封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密封剂的破坏力矩和拆卸力矩的测定,来验证密封剂是否能达到对应的生产要求。对比未包覆、干膜装配、湿膜装配的力矩试验数据,可以看出未包覆的密封剂与干膜装配的破坏力矩以及拆卸力矩大小基本一致,当力矩稳定时,破坏力矩和拆卸力矩分别能达到未包覆密封剂的89%和108%,这表明微胶囊化的密封剂力矩性能基本和未包覆前一致。同时,微胶囊密封剂能极大的降低工时和工序,能将传统的混胶、蘸胶、装配、除胶4个工序缩减为装配1个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随着硫化时间的增加破坏力矩的变化情况
图2随着硫化时间的增加拆卸力矩的变化情况
图3微胶囊密封剂技术路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未经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75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