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棕榈油两步转酯化合成棕榈酸异丙酯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0326.0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7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兵;王忠;李青洋;林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69/24 | 分类号: | C07C69/24;C07C67/03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周秀梅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棕榈油 两步转 酯化 合成 棕榈 酸异丙酯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棕榈油两步转酯化合成棕榈酸异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溶解的棕榈油与甲醇混合均匀,在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转酯化反应,离心收集上清液得到棕榈酸甲酯;
将上述所得棕榈酸甲酯与异丙醇混合均匀,在利用上述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二次转酯化反应,反应后精馏得纯度为99.8-99.99%的棕榈酸异丙酯。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棕榈油两步转酯化合成棕榈酸异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棕榈油加热至70-100℃将其溶解,溶解后与甲醇混合均匀,于70~120℃下经催化剂进行转酯化反应2-6h,离心收集上清液得到棕榈酸甲酯;
其中,棕榈油和甲醇的摩尔比为1:4-10,催化剂质量为棕榈油质量的0.8-1.2%;催化剂为甲醇钠、异丙醇钠或乙醇钠。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棕榈油两步转酯化合成棕榈酸异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酯化反应后产物进行离心,离心除去催化剂及底层甘油,取上清液在80-100℃、脱醇1-3h,获得棕榈酸甲酯;其中,底层甘油回收利用;所述离心速率为4000-8000r/min,离心时间为8-20min。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棕榈油两步转酯化合成棕榈酸异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得棕榈酸甲酯与异丙醇混合均匀,在70~120℃、常压下,经催化剂进行二次转酯化反应2-6h,反应后精馏得纯度为99.8-99.99%的棕榈酸异丙酯;其中,棕榈酸甲酯与异丙醇的摩尔比为1:4-15,催化剂质量为棕榈酸甲酯质量的0.8-1.2%,所述催化剂为甲醇钠、异丙醇钠或乙醇钠。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棕榈油两步转酯化合成棕榈酸异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转酯化反应所得产物在90-120℃、脱醇3-5h,脱醇后于160-220℃,压力为1-5kPa进行精馏,精馏纯化后得到纯度99.8-99.99%的棕榈酸异丙酯。
6.按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棕榈油两步转酯化合成棕榈酸异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步转酯化后分别进行脱醇处理,分别收集甲醇和异丙醇,回收甲醇和异丙醇可回收再利用。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棕榈油两步转酯化合成棕榈酸异丙酯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精馏装置,甲醇回收装置,异丙醇回收装置和反应釜,反应釜精馏装置、离心装置、甲醇回收装置和异丙醇回收装置分别通过待阀的管路与反应釜相连;甲醇回收装置和异丙醇回收装置之间通过待阀的管路相连通。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棕榈油两步转酯化合成棕榈酸异丙酯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上部插设有冷凝管回流管,反应釜外部的底部设有加热器,反应釜一端设有进料口;离心装置另一端通过待阀的管路与回收装置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03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节方便的切管机托管座
- 下一篇:硫化亚铁/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