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稀土材料的34CrNi3MoA钢氮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1041.0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8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徐佰明;刘长江;陈大巍;孙家睦;于洋;王健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26 | 分类号: | C23C8/2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贾泽纯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稀土 材料 34 crni3moa 氮化 方法 | ||
使用稀土材料的34CrNi3MoA钢氮化方法,它涉及一种34CrNi3MoA钢的氮化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34CrNi3MoA钢传统氮化工艺生产过程中的氮化渗速缓慢、氮化层硬度低的问题。使用稀土材料的34CrNi3MoA钢氮化方法:将稀土催渗剂装载铁罐中,采用硅酸铝毡塞紧,然后与待渗氮34CrNi3MoA钢零部件一起装入氮化炉中,然后分阶段氮化工艺进行氮化处理,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氮化后34CrNi3MoA钢零部件。优点:一、表面硬度提高HV40~80左右,渗速提高10~15%;二、满足氮化层≥0.7mm,硬度HV≥550的技术要求。本发明主要用于34CrNi3MoA钢的氮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4CrNi3MoA钢的氮化方法。
背景技术
34CrNi3MoA钢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钢材,尤其是经过渗氮处理后,常常用于制造高强度、塑性好的重要零部件,如齿轮、轴等零部件。但该种氮化材料传统氮化工艺的氮化渗速较慢、氮化层硬度较低,很难达到设计要求的HV550~750,层深>0.7mm的要求。渗氮过程是一个相变扩散的过程,影响各渗氮相中氮扩散系数的因素有钢的化学成分(碳和合金元素的含量)、渗氮的温度、工件的塑性变形等。在恒定温度下,扩散速度主要与钢中的化学成分有关,与渗氮环境关系不大,从钢中的合金元素对氮化层硬度和厚度的影响曲线可以看出,Ni元素的存在不利于提高氮化层硬度及氮化层厚度,且在氮化过程中形成的氮化物的稳定性较差,进而造成34CrNi3MoA钢氮化后的表面硬度较低、渗氮速度较慢。因此,该34CrNi3MoA钢的氮化操作存在极大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34CrNi3MoA钢传统氮化工艺生产过程中的氮化渗速缓慢、氮化层硬度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使用稀土材料的34CrNi3MoA钢氮化方法。
使用稀土材料的34CrNi3MoA钢氮化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将稀土催渗剂装入带上口的铁罐中,采用硅酸铝毡将铁罐的上口塞紧,然后与待渗氮34CrNi3MoA钢零部件一起装入氮化炉中,根据氮化炉的容积按照200g/m3~400g/m3使用稀土催渗剂,然后升温至500±5℃,在温度为500±5℃下氮化18h~22h,然后升温至550±5℃,在温度为550±5℃下氮化45h~50h,再降温至480±5℃,在温度为480±5℃下氮化18h~22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氮化后34CrNi3MoA钢零部件。
本发明优点:一、本发明使34CrNi3MoA钢氮化层的相比传统氮化提高表面硬度HV40~80左右,同时可提高渗速10~15%,可大幅度缩短工艺时间,同时可降低生产成本;二、本发明采用稀土催渗剂的34CrNi3MoA钢三段法氮化工艺,可以满足氮化层≥0.7mm,硬度HV≥550(距表面0.15~0.2mm位置处),氮化层脆性≤3级的技术要求。三、本发明工艺简单,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本发明主要用于34CrNi3MoA钢的氮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条状的稀土催渗剂装载示意图,图中1表示带上口的铁罐,图中2表示条状的稀土催渗剂,图中3表示硅酸铝毡;
图2是实施例1氮化工艺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使用稀土材料的34CrNi3MoA钢氮化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10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