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残余应力非线性超声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5855.5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5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广;贺蕾;王秋涛;李培禄;卢钰仁;潘勤学;周世圆;肖定国;郝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25 | 分类号: | G01L1/25;G01L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残余应力 非线性超声检测 无损检测 超声 三阶非线性系数 研究和试验 大型构件 检测构件 检测结果 空气耦合 理论基础 非接触 可重复 二阶 验证 发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残余应力非线性超声检测方法,适用于超声无损检测领域,利用超声二阶和三阶非线性系数与残余应力的对应关系,通过水耦或空气耦合可以非接触地检测构件内部残余应力,经过研究和试验验证发现,该方法具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可行的技术方案、有效的实施方法和可靠可重复的检测结果,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型构件内部残余应力的快速无损检测的根本需求。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声检测领域,涉及一种残余应力非线性超声检测方法,适用于对构件内部残余应力分布的快速扫查。
二、背景技术
构件的非线性超声检测机理是利用超声波在构件中传播时,与材料中的内部结构相互作用,使超声波波形发生畸变,产生高次谐波分量,利用非线性超声特征参数对材料微缺陷的敏感程度表征材料的非线性特性,从而实现对构件残余应力的检测。
在现有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中,按照其对被测构件损伤与否分为有损伤、半损伤和无损伤三大类,有损伤的方法有:切片法、轮廓法等,半损伤的方法有盲孔法、环芯法、深孔法等,有损和半损法都属于应力释放的范畴;无损的方法有X射线衍射法、磁性测定法和超声波法等。无损检测方法中,X射线的检测深度极浅,仅为10~35μm,对人体有一定辐射伤害,主要用于表面镀层、薄膜等金属材料表面残余应力的检测。磁性测定法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可靠性和精度差,检测值标定困难,对材质较为敏感,而且仅能用于铁磁材料的检测。超声无损检测法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之一。超声检测残余应力的方法:声弹性理论和非线性超声检测理论。徐春广教授、潘勤学博士等对声弹性理论检测残余应力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非线性超声检测残余应力的研究较少。
通过在万方数据库(网址:
上述研究成果并没有涉及到本发明所述的利用非线性超声方法来检测残余应力的具体内容,因此,本发明申请的权利点具有完全的创新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58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学非接触式压力传感器
- 下一篇:用于检测力矩值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