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的防堵脱粒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0905.7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6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飞;吴伦保;王焘;徐善龙;汤明明;邹文冬;吴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汇宇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12/44 | 分类号: | A01F12/44;A01F12/18;A01F12/52;A01F12/4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刘跃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谷物 联合收割机 脱粒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的防堵脱粒分离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一侧设置有第一螺旋输送机,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底部设置有第一储粮斗,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顶部设置有第二筛网,所述第二筛网顶部设置有第一筛网。本发明通过设置电动推杆和弹簧,方便利用弹簧的弹力将沾附在筛网上的粮食拨动,防止其堵塞筛网,无需拆机来处理堵塞,有利于节约时间和人力,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第二脱粒滚筒和第二螺旋输送机,能够将小颗粒的粮食进行脱粒,有利于节约粮食,提高经济效益,通过设置接料斗,方便将第二螺旋输送机输送上来的粮食送入第二脱粒滚筒,使用方便,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获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的防堵脱粒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一次完成谷类作物的收割、脱粒、分离茎杆、清除杂余等工序,从田间直接获得谷粒的谷物收获机械,简称谷物联收机,也译作谷物康拜因,有些谷物联收机经局部改装和调整后,还可收获豆类、向日葵和牧草种子等,其优点是劳动生产率高,劳动强度低,能赶农时,适宜地块面积大的地方使用,但在生产规模较小的情况下作业成本较高。现有机械收割时,如果筛网上或者谷粒上沾有水,容易在筛网上堵塞,清理时需要打开脱粒分离装置,费时费力,同时小颗粒粮食不被脱粒,浪费了粮食。
因此,发明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的防堵脱粒分离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的防堵脱粒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的防堵脱粒分离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一侧设置有第一螺旋输送机,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底部设置有第一储粮斗,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顶部设置有第二筛网,所述第二筛网顶部设置有第一筛网,所述第一筛网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机体内侧底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旋输送机,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底部设置有第二储粮斗,所述第一筛网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板筛,所述第一凹板筛顶部设置第一滚筒盖,所述第一凹板筛与第一滚筒盖之间设置有第一脱粒滚筒,所述第一凹板筛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板筛,所述第二凹板筛顶部设置有第二滚筒盖,所述第二凹板筛与第二滚筒盖之间设置有第二脱粒滚筒,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插接有接料斗。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一端设置在第一筛网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脱粒滚筒一侧设置有一次进料口,所述第二脱粒滚筒一侧设置有二次进料口。
优选的,所述弹簧与第一筛网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脱粒滚筒内部和第二脱粒滚筒内部均设置有齿杆。
优选的,所述接料斗设置在二次进料口顶部。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设置电动推杆和弹簧,方便利用弹簧的弹力将沾附在筛网上的粮食拨动,防止其堵塞筛网,无需拆机来处理堵塞,有利于节约时间和人力,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第二脱粒滚筒和第二螺旋输送机,能够将小颗粒的粮食进行脱粒,有利于节约粮食,提高经济效益,通过设置接料斗,方便将第二螺旋输送机输送上来的粮食送入第二脱粒滚筒,使用方便,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接料斗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筛网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风机、3第一螺旋输送机、4第一储粮斗、5第二筛网、6第一筛网、7弹簧、8电动推杆、9第二螺旋输送机、10第二储粮斗、11第一凹板筛、12第一滚筒盖、13第一脱粒滚筒、14第二凹板筛、15第二滚筒盖、16第二脱粒滚筒、17接料斗、18一次进料口、19二次进料口、20齿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汇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汇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0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