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送机链条的检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7913.6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4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生;刘晓琦;王子新;杨晨筠;陆炳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郑冲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链条 检修 方法 | ||
1.一种输送机链条的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转动输送机的链条,直至链条中待更换链条分段位于上方位置;
S2、对链条进行固定,链条中待更换链条分段保持在上方位置;
S3、对链条中位于上方位置的待更换链条分段进行更换;
S4、解除对链条的固定;
S5、重复步骤S1至步骤S4,直至链条中全部待更换链条分段被更换完成;
所述步骤S3中,利用链条吊具对待更换链条分段进行更换;所述链条吊具包括机械抓手(1),所述机械抓手(1)包括两个曲臂(11)、两个直臂(12)、及抓手座(13),两个直臂(12)的上端与抓手座(13)铰接;两个直臂(12)的下端分别与两个曲臂(11)的上端铰接,所述曲臂(11)的下端具有挂钩部(111),两个曲臂(11)的中部铰接;所述抓手座(13)能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步骤S3中,两个曲臂(11)的挂钩部(111)分别卡在待更换链条分段的两侧,抓手座(13)向上移动,抓手座(13)通过直臂(12)带动曲臂(11)移动,在抓手座(13)的带动作用,及直臂(12)、曲臂(11)的自身重力作用下,两个直臂(12)的夹角、及两个曲臂(11)的夹角将逐渐缩小,两个曲臂(11)的挂钩部(111)收紧、并将待更换链条分段抓住,抓手座(13)带动曲臂(11)及待更换链条分段移动至设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送机链条的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吊具还包括横梁(2),所述抓手座(13)安装在横梁(2)上,所述横梁(2)能带动抓手座(13)沿上下方向移动;且所述抓手座(13)能沿横梁(2)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步骤S3中,抓手座(13)沿横梁(2)的长度方向移动,直至抓手座(13)及机械抓手(1)移动至设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输送机链条的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通过吊链(3)与吊环(4)相连接,所述步骤S3中,将行车的吊钩钩住吊环(4),并利用行车带动横梁(2)及抓手座(13)向上移动,直至机械抓手(1)的两个曲臂(11)抓住待更换链条分段;行车继续带动横梁(2)、机械抓手(1)及待更换链条分段移动,直至待更换链条分段移动至设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输送机链条的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座(13)上安装有动力装置(14),所述动力装置(14)的输出轴(141)上具有驱动部,所述横梁(2)上设有与驱动部相配合、且沿横梁(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驱动配合部,所述动力装置(14)的输出轴(141)能转动;所述步骤S3中,动力装置(14)的输出轴(141)及驱动部转动,驱动配合部给驱动部及动力装置(14)施加推动作用力、并推动驱动部及动力装置(14)移动,动力装置(14)带动抓手座(13)沿驱动配合部的长度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输送机链条的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上设有导向凸起(21),所述驱动配合部位于导向凸起(21)的下表面,所述抓手座(13)上还安装有限位滑轮(15),所述限位滑轮(15)与导向凸起(21)的上表面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输送机链条的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座(13)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横梁(2)的两侧的连接竖板(131)、及与两个连接竖板(131)固接的连接横块(132),所述动力装置(14)和限位滑轮(15)安装在连接竖板(131)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输送机链条的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吊具包括两个所述机械抓手(1),所述步骤S3中,抓手座(13)及机械抓手(1)沿横梁(2)的长度方向移动,直至两个机械抓手(1)分别与待更换链条分段的两个被抓取部位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送机链条的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将链条的两个不同部位分别通过连接绳索与两个手拉葫芦相连接;所述步骤S4中,断开链条与两个手拉葫芦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送机链条的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将位于上方位置的待更换链条分段拆下后,需先将输送机上的耐磨板进行更换,再将新的链条替换分段安装在链条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79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