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连通性方法的油藏开发生产优化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6901.1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8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赵辉;曹琳;李国浩;史永波;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9/0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程千慧 |
地址: | 430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藏 饱和度 油藏开发 连通性 优化 追踪 迭代计算 对象建立 方向流量 分层注水 降水增油 历史动态 连通单元 模型参数 实时优化 油田注采 注水效率 自动优化 传导率 反演 分层 两相 拟合 配注 前缘 增油 油水 连通 生产 预测 应用 矛盾 | ||
1.一种基于连通性方法的油藏开发生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用于模拟井间油水动态的初始连通性模型,所述初始连通性模型将油藏注采系统离散成井与井之间的连通单元,每个连通单元由传导率和控制体积两个特征参数表征;
步骤2,基于连通单元并通过物质平衡方程和水驱前缘推进方程进行井点压力和井间流量计算,并进行饱和度追踪,生成井点处的当前油水产出动态指标;
步骤3,采用油藏的历史油水产出动态指标对所述当前油水产出动态指标进行自动拟合反演,调整所述初始连通性模型的特征参数,并生成优化后的连通性模型;
步骤401,通过步骤3优化后的连通性模型计算最后时刻所有注水井在各层段的注水效率,并采集油藏开发历史最后时刻的区块平均注水效率;
步骤402,对注水井各层段注水效率进行评价,若注水井的注水效率小于所述区块平均注水效率,则进行降注,否则进行增注,并生成第一次优化后的油藏开发生产方法,具体优化后注水井各层注入量为:
其中,ηik为该井在第k层调整权重,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Wef为区块的注水效率,Wefik为第i口注水井在第k层注水效率,Wefmax,Wefmin为当前注水井中最低和最高效率,α为产液调整指数,ηik为第i口注水井在第k层的液量调整系数,ηmax,ηmin为液量调整系数的上下限,m为优化阶段最后时刻;
步骤403,采用第一次优化后的油藏开发生产方法计算最后时刻各水井向周围油井的注水劈分系数,并根据所述注水劈分系数对油藏开发生产方法进行第二次优化,具体配产优化计算公式为:
其中Aijk为第i口注水井向第j口井在第k层注水劈分系数,m为优化阶段最后时刻,ηjk为第j口注水井在第k层的液量调整系数,为优化阶段最后时刻注水井各层注入量,NI为注水井数,qi为第i井流量,注入为正、产出为负;
步骤404,采用第二次优化后的油藏开发生产方法模拟预设时间后,重复步骤401-步骤403,再次对当前油藏开发生产方法进行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69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