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立聚合链路的方法和接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5611.5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8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09 | 分类号: | H04L12/7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立 聚合 方法 接入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立聚合链路的方法和接入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所述服务器处于系统安装状态;将所述成员端口退出所述第一聚合组并转换为普通端口;将所述第一聚合组的配置信息中的转发配置信息配置到所述普通端口上;通过所述普通端口转发所述服务器在系统安装过程中向远程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报文,以便所述服务器完成系统安装;当所述服务器完成系统安装后,检测到所述服务器上的与所述接入设备连接的至少两个端口发起聚合链路协商,将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的至少两个端口和所述服务器上的与所述接入设备连接的至少两个端口加入第二聚合组,以便所述接入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之间建立链路聚合。提升服务器部署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立聚合链路的方法和接入设备。
背景技术
链路聚合是一种用于提高网络设备之间的高可靠性数据通信的技术。链路聚合技术通过将多个物理端口捆绑在一起,成为一个逻辑端口(称之为聚合口或者聚合组),聚合链路中的每条物理链路称之为聚合成员链路。聚合链路中多条成员链路共同收发流量,提高了链路带宽;并且提高链路可靠性,不会因为单一物理链路故障而造成整条链路中断。
在网络应用场景中,为了提高可靠性,服务器通常具备多网卡,并且将多网卡捆绑成聚合链路,与接入设备之间通过聚合链路相连接入网络,既提高了链路带宽,又能彼此备份;聚合方式有很多种,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是使用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Link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每条聚合成员链路需要通过LACP协议报文交互协商,协商成功的物理链路(称为选中口,处于选中状态),才允许参与聚合链路的流量转发,处于转发状态;无法协商或者协商失败的物理链路(称为未选中口,处于未选中状态),则无法参与聚合链路转发,处于阻塞状态。根据LACP协议,当某条成员链路一段时间内未收到LACP报文时,则协商失败,处于上述未选中状态,端口无法参与转发。
在数据中心应用场景下,服务器通常是最后部署,接入网络时是空配置甚至没有操作系统,需要远端管理服务器对其进行批量装机和下发配置后(下面统称为装机过程)才能正常工作。但是此时接入设备端已经部署完成,配置了LACP,而服务器网卡未配置LACP,不会发出LACP协议报文,根据上述描述,接入设备聚合链路处于均处于未选中状态,无法转发报文,导致服务器无法与远端管理服务器建立连接,从而无法完成服务器装机以及配置部署。
如图1A所示,服务器1-N分别使用双网卡建立链路1和链路2将两条链路聚合后接入接入设备,通过与接入设备相连的internet网络与远端管理服务器连接,另外,如图1B所示,将服务器上的网口1和网口2分别与接入设备的端口1和端口2连接形成的两条链路绑定成聚合链路,接入设备通过端口3与远端管理服务器连接,通过其他端口与其他网络设备连接,当服务器1-N处于装机状态时,网口1、2上没有启用LACP协议,不会发送LACP协议报文,与其对接的接入设备端口1和端口2也就无法进行LACP协商而处于阻塞状态,无法转发报文,从而无法实现对服务器1-N的装机。
目前业界常见解决方案是,
方案一,当接入设备没有收到LACP报文时,则将聚合链路由LACP聚合方式转为静态聚合方式,静态聚合方式指的是成员链路无需接收LACP报文,只需LINK UP就能协商成选中状态,从而解决服务器装机过程无法转发问题。当服务器装机完成(网卡已经配置了LACP),接入设备聚合成员口就会收到LACP协议报文,此时再将聚合方式转换为LACP聚合。
方案二,与方案一类似,只是由LACP聚合转静态聚合方式时,只有一条成员链路转为静态聚合(这条成员链路称为聚合优选口),强制变成选中状态,其他成员链路保持不变。
但以上方案都存在缺陷,服务器装机过程中,不同服务器可能行为不一样,分为单活和多活两种状态,单活指的是服务器只有一张网卡(称为主网卡)接入网络,用于装机,其他网卡(称为备网卡)处于待机状态,不接入网络,只有主网卡出现故障时,才启动备网卡接入网络。多活指的是服务器网卡均接入网络,任意一张网卡连接上远端管理服务器都能完成装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56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