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钩吻素子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及其相关疾病或病症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5240.0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3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俞昌喜;黄慧慧;许盈;凌倩;刘铭;游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475 | 分类号: | A61K31/475;A61K45/06;A61P3/06;A61P1/16;A61P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栾星明;郭晓永 |
地址: | 350004***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钩吻素子 治疗 代谢 紊乱 及其 相关 疾病 病症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钩吻素子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及其相关疾病或病症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钩吻生物碱单体钩吻素子(koumine)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的新用途,特别是用于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及其相关疾病或病症的用途。
背景技术
脂质代谢紊乱是指先天性或获得性因素造成的血液及其他组织器官中脂质及其代谢产物的质和量的异常。脂类代谢受遗传、神经体液、激素、酶以及肝脏等组织器官的调节。当这些因素有异常时,可造成脂代谢紊乱和有关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如高脂血症、脂质贮积病及其造成的临床综合征、肥胖症、酮症酸中毒、脂肪肝和新生儿硬肿症等。
血脂异常是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的重要危险因素。NAFLD是指在无过量饮酒史前提下,以肝实质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和脂肪堆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征,其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呈现低龄化趋势,成人患病率高达20%-40%,其中近30%的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乃至肝功能衰竭,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已知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或其余的脂蛋白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有发展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急性胰腺炎、冠状动脉疾病等的高风险。
脂质代谢紊乱还是时常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与糖尿病相关的脂质代谢异常的病理状态是复杂的。典型的是主要在男性中发现的高脂血症如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主要在绝经后妇女中发现的高胆固醇血症,但是即使在正常血脂的情况中,有时也发现血清脂蛋白的性质改变或异常。因此,有必要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小心注意并发症如脂质代谢异常等及其预防或治疗,以及血糖控制。WO 2004/110375描述了糖尿病治疗的联合疗法,其包括给予抗肥胖药和抗糖尿病药的组合。
钩吻素子是发现于中国钩吻(Gelsemium elegans Benth.)中的一种吲哚类生物碱,是中国钩吻总生物碱中含量最高且毒性较低的一种单体。中国专利CN 101323618B公开了从钩吻植物中提取分离钩吻素子的方法。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了钩吻素子在脂质代谢紊乱及其相关疾病或病症中的新用途。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钩吻素子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有此需要的个体的脂质代谢紊乱的药物中的用途。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钩吻素子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有此需要的个体的脂质代谢紊乱相关疾病或病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附图说明
图1-1至图1-6显示腹腔注射钩吻素子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血脂以及肝脏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改善作用。
图1-1中横轴表示组别,纵轴表示血清甘油三酯(TG)浓度;
图1-2中横轴表示组别,纵轴表示血清总胆固醇(TC)浓度;
图1-3中横轴表示组别,纵轴表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
图1-4中横轴表示组别,纵轴表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浓度;
图1-5中横轴表示组别,纵轴表示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浓度;
图1-6中横轴表示组别,纵轴表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浓度;
*p0.05,**p0.01,***p0.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载剂组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未经福建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52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