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灵芝设施化种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4625.5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6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徐靖;王晓彤;陈晓俊;朱卫东;李明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B79/02;C05F17/00;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芝 设施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药用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灵芝设施化种植的方法。通过在灵芝收获后,向灵芝种植棚内灌水,在灌水后的田里洒上石灰氮和/或熟石灰,撤去棚的遮阳系统,保留农膜,密闭灵芝种植棚进行闷棚;闷棚7~21天后,对棚内土壤进行深耕;二氧化氯中和、消毒后,打开农膜,待土壤晾干后,在灵芝种植棚内撒上紫云英和/或黑麦草的种子,自然生长;对种植紫云英和/或黑麦草的土壤深耕后,进行下一茬灵芝的排场。本发明通过在灵芝种植棚内灌水—消毒—闷棚—深耕—植物沃肥等操作,重建土壤微生态系统,有效地解决灵芝连作障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用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灵芝设施化种植的方 法。
背景技术
灵芝又称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具有数千年药用 历史的珍贵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 日本等亚洲国家,在澳洲、非洲、及美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也有分 布。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及良好的膳食补充剂,灵芝在中国和世界上都 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已经被列入《中国药典》、《美国药典》及《韩 国药典》(“韩芝”)。
灵芝的连作障碍是制约行业种植规模化发展的重大瓶颈。所谓“灵芝连 作障碍”是指灵芝人工栽培过程中在同一片土壤区域中连续种植,即使在正 常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也会出现长势变弱,病虫害加剧,产量下降的现象。对 于造成灵芝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土壤 微生物数量的变化;2.微生物种群发生改变;3.栽培残茬对灵芝生长的影响; 4.灵芝的自毒作用。目前,还没有解决灵芝连作障碍的有效地办法。
由于栽种完一轮灵芝后土壤被破坏,连续种植不仅可能导致产量下降、 品质下降,甚至是血本无归,菌棒埋下去后全部污染出不了芝,所以对于农 户来说重新租一块地、简易的搭棚种植风险更低、成本也相对较低,不能形 成生态化、规模化发展。目前芝农采用的种一茬,换一地的种植方式显然存 在诸多缺陷:容易导致产量和品质不稳定,不符合经济原则,也不利于产业 结构的调整,废弃菌渣无法处理造成的资源浪费,也加剧了“连作障碍”的 产生,并使得生态遭到破坏。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灵芝的连作障碍无法 解决,无法实现有效的灵芝连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设施化连续种植的 方法,通过修复土壤微生态,不需要换土换地,有效地解决灵芝连作障碍的 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设施化种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场:灵芝采收后,对棚内的废弃菌段清场;
(2)灌水:向灵芝种植棚内灌水,使水高于灵芝种植畦面;
(3)石灰氮消毒:向灌水后的田里洒上石灰氮和/或熟石灰;
(4)闷棚:撤去遮阳系统,保留农膜,密闭灵芝种植棚,闷棚7~21天;
(5)深耕:对棚内土壤进行深耕;
(6)二氧化氯中和、消毒:向深耕后的棚里施加二氧化氯,密闭灵芝种 植棚进行闷棚7~21天;
(7)种植:晾干土壤,在灵芝种植棚内撒上紫云英和/或黑麦草的种子, 使其自然生长;
(8)沃肥:对种植着紫云英和/或黑麦草的土壤深耕,沃肥7~15天后即 可进行下一茬灵芝的排场。
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废弃菌段从地里取出后制成种植铁皮石斛 的基质或有机肥。
优选的是,步骤(2)中,向灵芝种植棚内灌水量为水面高于灵芝种植畦 面5~10cm。
优选的是,步骤(3)中,所述石灰氮和/或熟石灰的用量为15~30kg/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46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