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投射式汽车大灯及其近光照明系统的投射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4580.1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0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洁;谢乐;董世琨;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S41/36;F21S41/663;F21S45/43;F21S45/4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侯佳猷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射 汽车 大灯 及其 照明 系统 单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射式汽车大灯及其近光照明系统的投射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元件、近光反射镜及光学透镜,所述近光反射镜的反射面从上方覆盖第一发光元件,所述近光反射镜的反射面为类抛物面,所述类抛物面的边界线为明暗截止线的成型线,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设置在近光反射镜的近焦点处,使第一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经过反射面反射后,以水平方向的平行光照射到光学透镜;所述近光反射镜的下边缘、第一发光元件和光学透镜的主光轴呈同一水平线布置,使得照射到光学透镜的光线,从光学透镜出射后,形成向下角度折射的照明光路,只有光学透镜主光轴以下的部分具有照明光路,从而形成具有明暗截止线的照明光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投射式汽车大灯及其近光照明系统的投射单元。
背景技术
汽车车灯中常用的投射式照明系统,一般都包括光源、反射镜、遮光板以及光学透镜。反射镜为椭球形,光源的发光中心设置在椭球形反射镜的近焦点处,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椭球形反射镜反射后汇聚于椭球形反射镜的远焦点附近,遮光板设置于椭球形反射镜的远焦点处,其形状与所要求的明暗截止线形状一致,最后通过光学透镜形成带有明暗截止线的类平行光照明光形。
如图1所示,现有车灯投射单元一般包括光源1、反射镜2、遮光板3及光学透镜4,光源1发出的发散光经过反射镜2反射后汇聚至光学透镜4的焦点附近,遮光板3的遮光结构3a同样设置在光学透镜4的焦点附近,遮光结构3a的形状根据所需明暗截止线的形状而确定,汇聚至光学透镜4的焦点附近的光线中的一部分被遮光板3的遮光结构3a遮挡,形成暗区,其余大部分光线经过透镜4折射到路面形成照明。所以遮光板3的遮光结构3a是传统投射单元形成明暗截止线的重要机理,不可或缺,但由于遮光结构3a会对部分光线形成遮挡,导致光线损失。
另外,由于光源1的输出光通量限制,以及传统车灯投射单元光效较低,单一传统车灯投射单元很难满足照明光形,即路面照射范围,以及法规对不同照明功能的测试点亮度要求,所以,往往通过多个投射单元的组合来实现照明功能,导致车灯结构复杂、投射单元占用空间大、车灯重量加重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大灯近光照明系统的投射单元,所述投射单元的反射镜设置为类抛物面的形状,通过抛物面的边界来形成明暗截止线,不需要设置遮挡板,避免由于遮光板的遮挡而导致的光线损失,提高光效,而且结构也更加简单,用以解决传统车灯结构复杂,且光线损失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是:一种用于汽车大灯近光照明系统的投射单元,所述的投射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元件、近光反射镜及光学透镜,所述近光反射镜的反射面从上方覆盖第一发光元件,所述近光反射镜的反射面为类抛物面,所述类抛物面的边界线为明暗截止线的成型线,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设置在近光反射镜的焦点处,使第一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经过反射面反射后,以水平方向的平行光照射到光学透镜;
所述近光反射镜的下边缘、第一发光元件和光学透镜的主光轴呈同一水平线布置,使得照射到光学透镜的光线,从光学透镜出射后,形成向下角度折射的照明光路,只有光学透镜主光轴以下的部分具有照明光路,从而形成具有明暗截止线的照明光型。
本发明的近光照明投射单元省去了传统投射式车灯单元所必须的用于形成明暗截止线的遮光板结构,使得本发明车灯投射单元的结构更加简单,同时避免了由于遮光板的遮挡而导致的光线损失,提高了光效。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投射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为LED发光芯片,所述LED发光芯片安装在LED线路板上。LED灯节能环保。光的发光效率达到100流明/瓦以上,比普通白炽灯的发光效率高很多。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投射单元,所述LED线路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LED发光芯片。为了保证发光亮度,设置多个LED,可以保证光效。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投射单元,所述光学透镜配置于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45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