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凝土布快速凝固材料的巷道复合支护结构的构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7054.2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6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发;高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E21D20/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复合支护结构 巷道 快速凝固材料 凝固材料 巷道壁面 支护 固化成型 金属锚杆 均匀布置 水泥混合 防水胶 松动圈 构筑 环向 锚杆 涂抹 找平 粘贴 施工 | ||
一种基于混凝土布快速凝固材料的巷道复合支护结构的构筑方法。由以下步骤构成:清理巷道壁面,将防水胶与42.5级水泥混合涂抹在巷道壁面并找平,粘贴混凝土布,喷水固化成型;如此循环,形成3‑5层混凝土布凝固材料;按松动圈支护理论,沿巷道环向方向均匀布置金属锚杆,最终形成由混凝土布凝固材料与锚杆共同组成的复合支护结构。本发明具有施工时间短、流程简便、支护强度较高、经济效益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破碎岩体巷道的复合支护结构及其构筑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混凝土布快速凝固材料的巷道复合支护结构的构筑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传统的破碎岩体巷道支护形式主要有注浆支护,锚杆锚网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支护等。这些支护形式虽为破碎岩体巷道的支护提供了思路,但是存在着工艺流程繁琐,所需设备较多且运输不便,施工周期长,支护强度不够理想的问题。
混凝土布为一种成本低,综合性能优越,使用方便的多用途土工材料。使用时,向铺设好的混凝土布均匀洒水或添加剂,即可实现固化;混凝土布易弯曲,其厚度介于2-40mm,可随意裁剪,进而适用于形状复杂的材料表面,适用性强,耐久性好,可抗裂且能够吸收冲击能量,且可根据所要求的强度和凝固速度定制,在湿水后2-4h的时间内,其凝固硬化强度位于4-10MPa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抗压强度可达30MPa及以上。通过对该种混凝土布的固定与应用,可构筑出任意形状与长度的支护层,且可根据巷道的位置与形态进行调整,灵活性强,使用方便,操作快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破碎岩体巷道支护方法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混凝土布快速凝固材料的巷道复合支护结构的构筑方法。该巷道支护方式与传统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相比具有自重轻,抗弯强度高的特点,且施工时间短,流程简便,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其构筑材料易获取,方法简便,可有效降低成本。
一种基于混凝土布快速凝固材料的巷道复合支护结构的构筑方法,由以下步骤构成:
(1)清理巷道壁面松动以及明显凸起的岩块;
(2)混合1:1配比的防水胶和42.5级水泥;
(3)在巷道壁上涂抹制备好的掺有水泥的防水胶,将裁剪好的混凝土布平铺于巷道壁面上并喷水固化;
(4)重复步骤(3)过程,形成3-5层混凝土布的铺盖;
(5)沿巷道的环向方向均匀布置金属锚杆,锚杆的参数可由松动圈支护理论确定。
所述的支护主体混凝土布裁剪后通过胶粘合于巷道壁面并加水硬化,湿水后2-4h,凝固硬化强度为4-10MPa,形成稳定的支护层。
与传统的巷道支护方法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混凝土布支护层抗压强度大,灵活性强,可有效附着于任意形状的表面上,纤维可以防止开裂,性能稳定。
(2)材料获取便利,综合成本低。
(3)施工时间短,流程简便,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巷道平面图。
图中标记为:1-巷道底板;2-多层混凝土布支护层;3-金属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混凝土布快速凝固材料的巷道复合支护结构的构筑方法,由以下步骤构成:
(1)清理巷道壁面松动以及明显凸起的岩块;
清理所要铺设混凝土布的壁面,去除松动的岩块和明显凸出来的岩石,确保后续施工的稳定。
(2)制作防水胶与水泥的混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70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隧道养护的多功能手脚架
- 下一篇:隧道喷淋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