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转式拉索的桥梁拦截防撞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1491.3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国;马银华;王家林;唐羽;何琳;张俊波;郑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20 | 分类号: | E02B3/20;E02B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式拉索 桥梁 拦截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式拉索的桥梁拦截防撞系统,包括转盘组件,转盘组件具有可绕竖直轴线转动的转盘,两个转盘之间以回转的方式绕有横跨航道的拉索,转盘轴线在竖直方向且至少其中一个转盘组件的转盘具有动力驱动使其转动;拦阻组件包括行走装置和连接于行走装置下部的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具有用于吸附船只的电磁铁;本发明采用在转盘驱动的回转拉索上设置拦截组件的结构,用于对失控船只等的方式能够在任何环境条件下实现对可能撞向桥梁的船只等进行拦截,避免桥墩以及梁体由于撞击导致的损坏,同时实现对船只的施救,且对桥墩没有任何不利影响,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提高成功率,降低桥梁本身的维护成本以及施救的成本;转盘驱动的结构在承受外力时稳定,且受力方向与绕所方向相同,受力状况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转式拉索的桥梁拦截防撞系统。
背景技术
桥梁的防撞措施是保障桥梁安全的重要手段,主要危险来源于船只碰撞桥墩,由于被船舶冲撞而导致桥梁坍塌的事故时有发生。现有技术中,桥梁防撞措施为防止船只对桥墩进行损坏,主要包括有三类:附着式防撞系统、独立式防撞系统、人工岛防撞系统。上述防撞系统设置后,当船舶撞上防撞系统后,船舶改变方向,从而可以防止船舶对特定区域(桥墩或者桥台)冲撞。当水位变化不大时,只要系统设置成漂浮式,特定区域仍能得到保护。但是,当水位上升到特定高度时,现有的防撞系统则作用有限,无法保护桥梁除桥墩以外的部位,比如墩梁结合部和桥的主梁;特别是河流涨水将船只冲下的条件下,船只失控后,常规的救援方法是组织多艘拖船靠近失控船,用船首夹住失控船以调整失控船漂流态势,然后伺机用钢丝绳锚固失控船,和拖船相连后,开动拖船将失控船拖至岸边锚固,整个过程复杂而且危险性较高;并且,在水流急,失控船速度快的情况下,一般发现后往往来不及组织施救事故就已发生,如果是洪水状态,还会降低了传统方法施救的成功率,甚至会给施救船只带来安全威胁。同时,现有的防撞系统,在阻止船舶撞桥梁的同时,对船舶的损伤较严重;而且,附着式防撞系统在较大吨位船舶撞击时还不能完全消除,对桥墩的不利影响依然存在,则需要对桥墩进行后期的检测和维护。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桥梁防撞系统进行改进,能够在任何环境条件下实现对可能撞向桥梁的船只等进行拦截,避免桥墩以及梁体由于撞击导致的损坏,同时实现对船只的施救,且对桥墩没有任何不利影响,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提高成功率,降低桥梁本身的维护成本以及施救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式拉索的桥梁拦截防撞系统,能够在任何环境条件下实现对可能撞向桥梁的船只等进行拦截,避免桥墩以及梁体由于撞击导致的损坏,同时实现对船只的施救,且对桥墩没有任何不利影响,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提高成功率,降低桥梁本身的维护成本以及施救的成本。
本发明的回转式拉索的桥梁拦截防撞系统,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航道两岸的转盘组件,所述转盘组件具有可绕竖直轴线转动的转盘,两个转盘组件的转盘之间以回转的方式绕有横跨航道的拉索,所述转盘轴线在竖直方向且至少其中一个转盘组件的转盘具有动力驱动使其转动,拉索上设有拦阻组件,所述拦阻组件包括行走装置和连接于行走装置下部的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具有用于吸附船只的电磁铁;
所述拉索绕于两个转盘组件的转盘之间后形成沿航道方向两个并列的索段,两个并列的索段分别为支撑索段和动力索段,所述行走装置以可沿支撑索段滑动的方式支撑于支撑索段,且动力索段以可牵引行走装置沿支撑索段移动的方式连接于行走装置。
进一步,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吸附驱动装置和吸附挂篮,所述吸附挂篮包括挂篮壳体和位于挂篮壳体内的电磁铁组件,所述挂篮壳体至少在迎向船只的一侧为斜面,所述斜面由下向上向挂篮壳体的内侧倾斜。
进一步,所述吸附挂篮通过吊索Ⅰ悬吊于吸附驱动装置,所述吸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索盘、驱动电机以及由蜗轮和蜗杆组成的蜗轮蜗杆副,所述驱动索盘与蜗杆传动配合,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蜗轮从而驱动蜗杆带动驱动索盘转动,所述吊索Ⅰ绕于驱动索盘并通过驱动索盘的转动调整吸附挂篮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14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