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能效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0983.0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9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胡强;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56 | 分类号: | F24F11/56;F24F11/47;F24F1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能效 控制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能效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用于表征机组启动运行的启动触发信号向控制阀发送储存控制信号,以导通向储液器储存冷媒的通路;按预设时间间隔获取机组的能效变化量;根据能效变化量的大小向控制阀发送切换控制信号,以切换储液器储存冷媒和排放冷媒的通路状态。本发明优化了冷媒循环量,提高机组的能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能效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我国能源产业的基本国情,我国能源政策中越来越重视对清洁、安全、高效能源及用能装置的开发和利用。其中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矿物燃料能源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热泵技术是利用低温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技术之一,能够很好地解决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顺应了现代社会科学用能的要求。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所供给用户的热量却是消耗的高位热能与吸收的低位热能的总和。实践证明,热泵供暖技术可使用能效率和效益达到最优化组合,是科学配置能源的典范。
但伴随着空调系统的普及应用,其对能源的消耗量有增无减,这就大大削减了其自身的应用与实用价值。而做好空调系统的节能与优化控制工作显得尤为的重要。而目前暖通空调总耗能量高的原因一般归结为运行效率低下、系统自身耗能量大。随着技术的进步,传统空调系统由定频发展至变频,可以使空调根据不同负荷调节自身压缩机频率,达到提高能效的目的;但普通变频系统只是改变了机组的运行频率,在不同负荷下,整个空调系统中的冷媒量是不变的,这会严重影响空调能效的提升。随着大家对空调能效要求越来越高,各个国家的能效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并且提高能效不仅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还可以提高用户的舒适体验性。
因此,如何优化冷媒循环量,提高机组的能效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能效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以至少优化冷媒循环量,提高机组的能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能效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用于表征机组启动运行的启动触发信号向控制阀发送储存控制信号,以导通向储液器储存冷媒的通路;按预设时间间隔获取机组的能效变化量;根据能效变化量的大小向控制阀发送切换控制信号,以切换储液器储存冷媒和排放冷媒的通路状态。
可选地,根据能效变化量的大小向控制阀发送切换控制信号包括:判断能效变化量是否大于预设值;如果能效变化量大于预设值,则向控制阀发送用于表征保持当前通路状态的保持信号。
可选地,如果能效变化量小于预设值,则向控制阀发送用于表征切换当前通路状态的切换信号。
可选地,在根据能效变化量的大小向控制阀发送切换控制信号之后,还包括:判断通路状态切换周期的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通路状态切换的周期为从储液器储存冷媒通路导通时起,至临近排放冷媒通路关断时止;如果通路状态切换周期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则向控制阀发送用于表征关断控制阀的关断信号,以关断储液器储存冷媒通路和排放冷媒通路。
可选地,在向控制阀发送用于表征关断控制阀的关断信号之后,还包括:获取内机当前的制冷参数;根据制冷参数向膨胀阀输出调整膨胀阀开度的开度调节信号。
可选地,机组当前运行在制冷模式;获取内机当前的制冷参数包括:获取内机当前的过热度值;根据制冷参数向膨胀阀输出调整膨胀阀开度的开度调节信号包括:判断过热度值是否在预设区间内;如果过热度值超过预设区间的最大值,则向内机的膨胀阀输出调小膨胀阀开度的调节信号,以使调整后的过热度值在预设区间内;如果过热度值小于预设区间的最小值,则向内机的膨胀阀输出调大膨胀阀开度的调节信号,以使调整后的过热度值在预设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09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生物支架制造设备以及生产系统
- 下一篇:鞋底结构及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