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衬胶老化趋势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0140.0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3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坤;崔智勇;白荣国;成勇;冷文波;李欣;田俊峰;林炜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石佩 |
地址: | 518026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老化 衬胶 趋势分析 三维模型 计算机设备 存储介质 程度变化 单个管道 检测参数 老化检测 颜色表征 携带 直观 评估 更新 申请 | ||
1.一种管道衬胶老化趋势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获取管道三维模型,所述管道三维模型携带管道衬胶老化检测参数;
根据预设老化程度评价标准,评估所述管道三维模型中各位置的管道衬胶老化程度;
采用不同颜色表征不同的管道衬胶老化程度,更新所述管道三维模型;
根据更新后的所述管道三维模型,对管道衬胶老化趋势进行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衬胶老化趋势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老化程度评价标准,评估所述管道三维模型中各位置的管道衬胶老化程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管道衬胶老化检测数据种类,分别建立老化指标,老化指标包括衬胶形貌老化指标、衬胶硬度老化指标以及衬胶厚度老化指标;
生成基于各所述老化指标的预设老化程度评价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衬胶老化趋势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老化程度评价标准,评估所述管道三维模型中各位置的管道衬胶老化程度的步骤包括:
截取所述管道三维模型中任意部分的管道;
将截取的管道平展为管道二维平面;
根据所述管道二维平面中各点携带的衬胶老化检测参数、以及预设老化分析方法,确定所述管道二维平面中各点对应各老化指标数据;
根据所述预设老化程度评价标准以及所述老化指标数据,确定二维平面中各点对应老化程度;
截取所述管道三维模型中不同部分的管道,返回所述将截取的管道平展为管道二维平面的步骤,直至评估完所述管道三维模型中各位置的管道衬胶老化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衬胶老化趋势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管道二维平面中各点携带的衬胶老化检测参数以及预设老化分析方法,确定所述管道二维平面中各点对应各老化指标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管道二维平面中各点对应老化指标数据分别制成范围图;
将制成的范围图在所述管道二维平面中进行区域叠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衬胶老化趋势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管道三维模型的步骤包括:
获取管道初始三维模型,并采集管道衬胶老化检测参数;
将采集的管道衬胶老化检测参数辨识定位写入所述管道初始三维模型,得到管道三维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衬胶老化趋势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管道衬胶老化检测参数的步骤包括:
对管道同一径向面进行定位,以预设方位点作为起始点,顺序以预设圆周角度间隔依次进行管道衬胶老化检测参数采样,直至完成当前径向面的管道衬胶老化检测参数采样;
间隔预设管道长度,重复所述对管道同一径向面进行定位,以预设方位点作为起始点,顺序以预设圆周角度间隔依次进行管道衬胶老化检测参数采样,直至完成当前径向面的管道衬胶老化检测参数采样的步骤,直至完成整个管道衬胶老化检测参数采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衬胶老化趋势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不同颜色表征不同的管道衬胶老化程度的步骤包括:
基于管道衬胶老化程度由浅至深的顺序,对应采用由浅至深的颜色表征不同的管道衬胶老化程度。
8.一种管道衬胶老化趋势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管道三维模型,所述管道三维模型携带有管道衬胶老化检测参数;
老化程度评估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老化程度评价标准,评估所述管道三维模型中各位置的管道衬胶老化程度;
模型更新模块,用于采用不同颜色表征不同的管道衬胶老化程度,更新所述管道三维模型;
趋势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更新后的所述管道三维模型,对管道衬胶老化趋势进行分析。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01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