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磁合金一体式纵向磁场真空退火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9798.1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0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特威希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9/00;H01F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7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体式 纵向 磁场 真空 退火炉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磁合金一体式纵向磁场真空退火炉装置,涉及电流互感器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该软磁合金一体式纵向磁场真空退火炉装置,包括退火炉本体,所述退火炉本体的内部套接有炉胆,所述炉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炉胆盖,所述上炉胆盖的左侧固定套接有第一耐温密封接口装置,所述炉胆的内部设置有锁紧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耐温密封接口装置的靠近上炉胆盖的一端与锁紧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锁紧连接装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软导线。该软磁合金一体式纵向磁场真空退火炉装置,通过设置上导电板、导电料杆、软磁合金磁环和下导电板,使软磁合金磁芯能够进行高效磁化,从而使软磁合金的磁性能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流互感器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磁合金一体式纵向磁场真空退火炉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电流互感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性能主要取决于电流互感器的磁芯选用,并且现在电器元器件越来越小型化,而小型化的电流互感器性能很难达到高性能要求,因为磁芯小了其磁性能也就低了,导致产品的合格率低下。只有提升了电流互感器的磁芯的高磁导率才能满足要求。电流互感器的磁芯一般都是由软磁合金制成,而软磁合金必须进行高温退火产生磁性能。
一般的退火炉都是将软磁材料放进退火炉内进行升温,升到高温再保温后降温,这样就可以获得磁性能,但是这种高温退火方法目前已经很难将软磁合金的磁性能再提升更高水平,根据软磁材料相关特性如果采用磁场退火方法可以提升软磁材料的高导磁性能。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磁合金一体式纵向磁场真空退火炉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退火炉生产的软磁合金的磁性能很难提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软磁合金一体式纵向磁场真空退火炉装置,包括退火炉本体,所述退火炉本体的内部套接有炉胆,所述炉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炉胆盖,所述上炉胆盖的左侧固定套接有第一耐温密封接口装置,所述炉胆的内部设置有锁紧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耐温密封接口装置的靠近上炉胆盖的一端与锁紧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锁紧连接装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软导线,所述软导线远离锁紧连接装置一端贯穿上炉胆盖并套接有上导电板,所述上导电板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导电料杆,所述导电料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软磁合金磁环,所述导电料杆远离上导电板的一端固定套接有下导电板,所述炉胆的底部固定套接有第二耐温密封接口装置,所述第二耐温密封接口装置的顶端与下导电板固定连接。
所述炉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部缠绕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远离第一绝缘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电热丝的一端设置有降温通道,所述降温通道远离第二绝缘层的一端设置有隔热棉,所述炉胆的顶部连通有降温风管,所述降温风管远离炉胆的一端连通有降温装置。
所述第一耐温密封接口装置和第二耐温密封接口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耐温密封接口装置和第二耐温密封接口装置均与充磁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耐温密封接口装置包括导电杆、耐高温胶管、陶瓷管、不锈钢套管、下法兰盘、凹槽和耐高温胶圈,所述导电杆的表面套接有耐高温胶管,所述耐高温胶管远离导电杆的一端套接有陶瓷管,所述陶瓷管远离耐高温胶管的一端套接有不锈钢套管,所述不锈钢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法兰盘,所述不锈钢套管与下法兰盘的连接处靠近耐高温胶管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耐高温胶圈。
优选的,所述炉胆右侧的顶部开设有抽真空接口,且抽真空接口与真空泵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套管通过固定螺栓与下法兰盘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耐高温胶圈的形状为O型形状。
优选的,所述降温通道的顶部开设有降温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退火炉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特威希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特威希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97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