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藕池养殖刺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5650.0 | 申请日: | 201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6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成胜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K61/10;A01K63/04;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藕池养殖刺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刺鳅属鲈形目、刺鳅亚目、刺鳅科、刺鳅属,俗称钢鳅、刀鳅,为底栖性鱼类,生活于多水草的浅水区,喜欢钻到泥土和石头之间,以水生昆虫及其它小鱼为食,个体不大,一般体长在25厘米以下,分布很广,刺鳅肌肉含高蛋白和低脂肪,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EPA与DHA含量均较高,矿物元素含量丰富,有较佳的食用口感和较好的营养价值。莲藕又称藕,是莲肥大的地下茎。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要用价值相当高,可滋补入药。莲藕喜相对稳定的静水,忌涨落悬殊和风浪较大的流水,要求日照充足。莲藕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土质以富含有机质的粘壤土为宜,以弱酸性为宜,酸性碱性过大均不利于莲藕生长;土壤不适容易造成藕节间距短,皮肉粗硬,品质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藕池养殖刺鳅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藕池养殖刺鳅的方法,其特征是,藕池养殖刺鳅包括以下步骤:
(1)施底肥:藕池每800~1000m2施腐熟的牛粪3500~4000kg作基肥,池底整平后放入水10~20cm用铁耙搅合均匀,保持耕作层35~45cm淤泥,等待一周至池底泥质变硬。
(2)栽藕:每800~1000m2栽藕种260~300kg,均匀植入泥土中,藕种植入泥土10~20cm,藕种前端深一些,藕种与地面呈15°角,向池中注入深度为15~25cm的水。
(3)放刺鳅:放刺鳅前2周向水中泼洒漂白粉水溶液消毒,用量为3~5ppm;4~5月时,每800~1000m2投入刺鳅苗2.5~3.0万尾;刺鳅苗投放前用1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20分钟,预防病害。
(4)增殖水蚯蚓:在藕种间隙设置腐熟牛粪及腐熟秸秆按1:5比例制作的混合增殖堆,增殖堆间隔10~20m设置一堆,增殖堆呈圆锥形,底部直径0.8~1.0m、高25~35cm,在增殖堆中放入水蚯蚓,水蚯蚓以增殖堆为基质繁育增殖,供刺鳅自主采食。
(5)刺鳅投喂:每天1~2次投喂适口颗粒饲料,日投喂量占刺鳅体总量的3%~5%; 投饵的颗粒粒径前期2mm以下,中后期3~4mm,后期增喂小杂鱼、螺、蚌、蚬肉等动物性鲜料,使蛋白质含量在25%~35%范围内。
(6)莲藕追肥:每800~1000 m2按照氮含量240~280kg、硫含量350~400kg以及磷含量120~150kg追施硫酸铵及磷酸二氢铵肥料。
(7)水质管理:当透明度小于25厘米时加注新水至水深40cm,保持溶解氧6mg/L以上,防止水质的浑浊,利于莲藕生长,保障刺鳅生存的水质稳定;另一方面,不断注入的新水能够适时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保证健康的生活环境,防止莲藕及刺鳅病害的发生;池水深维持30~50cm,在利于藕的正常光合作用的生长的同时,给刺鳅的正常活动留出空间。
有益效果:本发明充分利用莲藕及刺鳅所需的生长环境,由于莲藕及刺鳅都适应于弱酸性生长环境,因此两者在混养养殖过程中相辅相成,刺鳅在藕池中钻洞活动,帮助形成松紧适中的泥土,适应莲藕生长;莲藕为刺鳅提供隐蔽场所,莲藕在生长期间的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给刺鳅补充足够的含氧量,泥土中施有富含有机质的酸性肥料,促使莲藕的根茎肥壮,藕肉厚实,藕形粗壮,品质高,养殖的刺鳅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刺鳅还可以摄食跌落水体中的昆虫,减少莲藕虫害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一种藕池养殖刺鳅的方法,其特征是,藕池养殖刺鳅包括以下步骤:
(1)施底肥:藕池800m2施腐熟的牛粪3500kg作基肥,池底整平后放入水10cm用铁耙搅合均匀,保持耕作层35cm淤泥,等待一周至池底泥质变硬。
(2)栽藕:800m2藕池栽藕种260kg,均匀植入泥土中,藕种植入泥土10~20cm,藕种前端深一些,藕种与地面呈15°角,向池中注入深度为15~25cm的水。
(3)放刺鳅:放刺鳅前2周向水中泼洒漂白粉水溶液消毒,用量为3ppm;4~5月时,800m2藕池投入刺鳅苗2.5万尾;刺鳅苗投放前用1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20分钟,预防病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成胜,未经杨成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5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