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化脱硫再生塔尾气处理系统管道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3606.8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3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侯添;胡美权;朱灿朋;李义超;金飞;朱洁;简永开;张加民;王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2 | 分类号: | F17D1/02;F17D3/12;B01D5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化 脱硫 再生 尾气 处理 系统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提供了一种焦化脱硫再生塔尾气处理系统管道。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许多焦化企业采用湿式氧化脱硫工艺,与其配套的再生采用再生塔工艺,其特点是投资省,再生效率高,其再生塔顶部尾气通过高空排放的方式直接排入大气。但这种再生塔的尾气量较大,尾气中的杂质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含NH3、H2S、VOCs等),其含量也比较高,处理难度较大。有部分焦化企业采用多级吸收的方法分别吸收尾气中的NH3、H2S、VOCs等污染成分后,将尾气排放大气的处理方法,但普遍存在着吸收效率不均,运行成本高,现场操作复杂等问题。且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为再生塔尾气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焦化脱硫再生塔尾气处理系统管道,解决了普遍存在着吸收效率不均,运行成本高,现场操作复杂等问题;将再生塔尾气引入鼓风机前煤气管道,与管道中的焦炉煤气一同处理,做到再生塔尾气完全不外排。
本发明包括再生塔1、放散管道2、第一快速开闭阀3、连通管道4、第二快速开闭阀5、煤气鼓风机6,氧含量分析仪7,鼓风机前煤气管道8、鼓风机后煤气管道9。再生塔1通过连通管道4与鼓风机前煤气管道8连通,放散管道2与连通管道4连通,煤气鼓风机6连接鼓风机前煤气管道8与鼓风机后煤气管道9;第一快速开闭阀3设置在放散管道2上,第二快速开闭阀5设置在连通管道4上,氧含量分析仪7与鼓风机后煤气管道9连接。再生塔1顶部排出的再生塔尾气,通过连通管道4进入鼓风机前煤气管道8,与由煤气管道8引入的焦炉煤气混合后,经过煤气鼓风机6加压进入鼓风机后煤气管道9。
连通管道4设有伴热保温,其伴热形式为蒸汽伴热或电伴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焦化脱硫再生塔尾气处理系统管道,将再生塔尾气引入鼓风机前焦炉煤气管道,与焦炉煤气一同处理,不对大气排放,彻底解决了焦化企业湿式氧化脱硫工艺再生塔顶部尾气对大气的污染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环境效益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焦化脱硫再生塔尾气处理系统管道结构示意图。其中:再生塔1、放散管道2、第一快速开闭阀3、连通管道4、第二快速开闭阀5、煤气鼓风机6,氧含量分析仪7,鼓风机前煤气管道8、鼓风机后煤气管道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再生塔1、放散管道2、第一快速开闭阀3、连通管道4、第二快速开闭阀5、煤气鼓风机6,氧含量分析仪7,鼓风机前煤气管道8、鼓风机后煤气管道9。再生塔1通过连通管道4与鼓风机前煤气管道8连通,放散管道2与连通管道4连通,煤气鼓风机6连接鼓风机前煤气管道8与鼓风机后煤气管道9;第一快速开闭阀3设置在放散管道2上,第二快速开闭阀5设置在连通管道4上,氧含量分析仪7与鼓风机后煤气管道9连接。再生塔1顶部排出的再生塔尾气,通过连通管道4进入鼓风机前煤气管道8,与由煤气管道8引入的焦炉煤气混合后,经过煤气鼓风机6加压进入鼓风机后煤气管道9。
连通管道4设有伴热保温,其伴热形式为蒸汽伴热或电伴热。
如图1所示,再生塔1顶部排出的再生塔尾气,通过连通管道4进入鼓风机前煤气管道8,与由煤气管道8引入的焦炉煤气混合后,经过煤气鼓风机6加压进入鼓风机后煤气管道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3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