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甩灰组件、尘杯和吸尘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7614.1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8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华;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5/24 | 分类号: | A47L5/24;A47L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黄志兴 |
地址: | 21514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锥 第一端 尘杯 吸尘器 端盖 风腔 电器领域 螺旋结构 室内清洁 逐渐收缩 组件包括 组件零件 进风孔 拆装 壳体 腔壁 | ||
本发明涉及室内清洁电器领域,公开了一种甩灰组件、尘杯和吸尘器,所述甩灰组件包括旋风锥端盖(1)和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旋风锥(2),所述旋风锥(2)从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逐渐收缩,所述旋风锥端盖(1)与所述旋风锥(2)的第一端连接且为用于将气流导送至所述旋风锥(2)处的螺旋结构,在所述旋风锥(2)的内部为风腔,所述风腔的腔壁上形成有进风孔(21)。该甩灰组件零件较少,结构简单,且各零件可以连接成一个整体,方便与尘杯壳体之间的拆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清洁电器,具体地,涉及一种甩灰组件。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尘杯。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一种室内清洁卫生的家用电器,用于清除地面、地毯、墙壁、家具及各种缝隙中的灰尘。按照吸尘器的外形分类,可分为立式吸尘器、卧式吸尘器和手持式吸尘器等。
其中,手持式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以将吸尘器内部的空气向外排出,在吸尘器内部形成瞬时真空,与外界大气形成一个相当高的负压差。在此负压差的作用下,吸尘器会将吸口处的空气连同灰尘一起通过进气口吸入吸尘器的尘杯内。含有灰尘的空气在尘杯内经过一系列的过滤后再将空气从出风口排出到吸尘器外部。以此达到清除灰尘、洁净清洁面的效果。
现市面上的手持式吸尘器大多都通过具有甩灰组件的尘杯实现灰尘与空气的分离。目前,部分尘杯在倾倒灰尘时需将甩灰组件从尘杯壳体上拆卸下来,倾倒完成后再装回尘杯壳体中,且吸尘器使用一定时间后甩灰组件内常会积累一定灰尘,需经常从尘杯壳体中拆卸下来进行清洁。但现有的甩灰组件通常零件较多,结构复杂,拆装很不方便。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甩灰组件,以解决目前手持式吸尘器的甩灰组件零件较多,结构复杂和拆装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手持式吸尘器的甩灰组件零件较多、结构复杂和拆装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甩灰组件、尘杯和吸尘器,该甩灰组件零件较少,结构简单,且各零件可以连接成一个整体,方便与尘杯壳体之间的拆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甩灰组件,所述甩灰组件包括旋风锥端盖和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旋风锥,所述旋风锥从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逐渐收缩,所述旋风锥端盖与所述旋风锥的第一端连接且为用于将气流导送至所述旋风锥处的螺旋结构,在所述旋风锥的内部为风腔,所述风腔的腔壁上形成有进风孔。
优选地,所述旋风锥端盖与所述旋风锥可拆卸式地连接。
优选地,每个所述卡扣的前端形成为拆卸部,在所述旋风锥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多个与各所述卡扣一一配合的卡口,以使所述卡扣与相应所述卡口配合时所述拆卸部能够通过该卡口伸入旋风锥的风腔内。
优选地,所述进风孔从所述旋风锥外部向所述旋风锥内部倾斜延伸,以使气流通过各所述进风孔以旋风形式进入所述旋风锥的风腔。
优选地,所述进风孔沿该进风孔所在位置的切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甩灰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旋风锥的第二端且用于过滤的气流的过滤部,所述过滤部包括覆盖所述第二端的端口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端的端口的面积以使所述过滤层能够在所述气流的作用下向所述旋风锥外凸出。
优选地,所述过滤部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端抵接所述旋风锥、另一端抵接所述过滤层,以使所述过滤层向所述旋风锥外凸出。
优选地,所述过滤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旋风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76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吸尘器
- 下一篇:一种造纸用多功能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