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甩灰组件、尘杯和吸尘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7614.1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8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华;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5/24 | 分类号: | A47L5/24;A47L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黄志兴 |
地址: | 21514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锥 第一端 尘杯 吸尘器 端盖 风腔 电器领域 螺旋结构 室内清洁 逐渐收缩 组件包括 组件零件 进风孔 拆装 壳体 腔壁 | ||
1.一种甩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甩灰组件包括旋风锥端盖(1)和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旋风锥(2),所述旋风锥(2)从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逐渐收缩,所述旋风锥端盖(1)与所述旋风锥(2)的第一端连接且为用于将气流导送至所述旋风锥(2)处的螺旋结构,在所述旋风锥(2)的内部为风腔,所述风腔的腔壁上形成有进风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甩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锥端盖(1)与所述旋风锥(2)可拆卸式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甩灰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风锥端盖(1)面向所述旋风锥(2)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卡扣(11),每个所述卡扣(11)的前端形成为拆卸部,在所述旋风锥(2)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多个与各所述卡扣(11)一一配合的卡口(23),以使所述卡扣(11)与相应所述卡口(23)配合时所述拆卸部能够通过该卡口(23)伸入旋风锥(2)的风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甩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21)从所述旋风锥(2)外部向所述旋风锥(2)内部倾斜延伸,以使气流通过各所述进风孔(21)以旋风形式进入所述旋风锥(2)的风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甩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21)沿该进风孔(21)所在位置的切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甩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甩灰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旋风锥(2)的第二端且用于过滤的气流的过滤部(3),所述过滤部(3)包括覆盖所述第二端的端口的过滤层(33),所述过滤层(33)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端的端口的面积以使所述过滤层(33)能够在所述气流的作用下向所述旋风锥(2)外凸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甩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3)还包括支撑架(31),所述支撑架(31)一端抵接所述旋风锥(2)、另一端抵接所述过滤层(33),以使所述过滤层(33)向所述旋风锥(2)外凸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甩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3)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旋风锥(2)上。
9.一种尘杯,包括用于收纳灰尘的尘杯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甩灰组件,所述甩灰组件安装在所述尘杯壳体(4)内部,所述尘杯壳体(4)的一端设有进风口(41),所述旋风锥端盖(1)与所述尘杯壳体(4)之间形成作为第二甩灰腔的螺旋通道,所述旋风锥(2)与所述尘杯壳体(4)之间形成第三甩灰腔,所述螺旋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4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甩灰腔连通,以使气流进入所述第三甩灰腔内形成螺旋气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锥端盖(1)面向所述进风口(41)的端面与所述尘杯壳体(4)之间形成第一甩灰腔,所述螺旋通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甩灰腔与进风口(41)连通,以使所述第一甩灰腔内形成螺旋气流。
11.一种吸尘器,包括抽吸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还包括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尘杯,所述抽吸部与所述尘杯远离所述进风口(41)的一端连接,以使抽吸部产生的抽吸气流将灰尘从所述进风口(41)送入所述尘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76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吸尘器
- 下一篇:一种造纸用多功能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