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料带冲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7077.0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2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何沂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特米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394 | 代理人: | 陈益思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料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料带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带垫片插脚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铜件插脚,另一个为垫片,现有技术中是分别由两套模具冲压出来:模具一插脚模具,先打出一个分别两边张开45°脚的插脚,模具二垫片模具,冲压出来垫片,再由模具三铆合模具把插脚和垫片铆合在一起,生产出90°带垫片插脚,此工艺浪费人力、工时且铆合时候不稳定,需要三台机器三套模具,也会相应的产生三倍的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料带冲压模具,具备生产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稳定性的特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料带冲压模具,包括底座、垫片料带和插脚料带,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垫片料带,垫片料带的上端面设置有铁料,铁料间隔设置在垫片料带的上端面,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还设置有插脚料带,插脚料带的上端面设置有铜料,所述铜料间隔设置在插脚料带的上表面,插脚料带设置在垫片料带的上端,垫片料带的侧面还设置有折弯装置,折弯装置的底面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插脚料带与垫片料带的交汇处设置有铆合装置,铆合装置居中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铆合装置的右侧设置有整体折弯装置,所述整体折弯装置和折弯装置对立设置在铆合装置的两侧,整体折弯装置的右端面还设置有切断装置,所述切断装置平行设置在整体折弯装置的右侧面,切断装置的右端还设置有收集装置,收集装置设置在垫片料带的右端,收集装置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右端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垫片料带由左端面输送铁料,插脚料带由下端面输送铜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弯装置、铆合装置,整体折弯装置和切断装置均间隔设置在垫片料带的端面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垫片料带由底座的左端面延伸至右端面,垫片料带与插脚料带垂直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集装置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右端面,收集装置与底座的右端面无缝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双料带冲压模具,垫片料带由底座的左端面延伸至右端面,垫片料带与插脚料带垂直设置,垫片料带与插脚料带同时进料,节约生产成本,节约生产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铁料经过折弯装置折弯再与铜料共同铆接,增加产品稳定性,折弯装置、铆合装置,整体折弯装置和切断装置均间隔设置在垫片料带的端面上,铁料依次经过折弯,铆合,切断,生产线结构合理,取代以往三套模具共同操作的生产设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成品经过收集装置集中收集,便于集中操作,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铁料折弯效果图。
图中:1-底座;2-垫片料带;21-铁料;3-插脚料带;31-铜料;4-折弯装置;5-铆合装置;6-整体折弯装置;7-切断装置;8-收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特米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特米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7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造汽车减震内芯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复合折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