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算机零部件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3145.6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4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吕献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鑫际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43;B29C45/7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岳兵 |
地址: | 4027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零部件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了计算机零部件模具,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滑块,滑块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模,滑块上固定有固定模,机架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固定模内滑动连接有用于顶动零部件的顶杆,固定模内开有一侧与模具腔连通的空腔,顶杆滑动连接在空腔内,空腔上连通有进气管,空腔上开有排气孔,固定模内开有与模具腔连通的通孔,通孔竖向均布在模具腔的一侧,机架上固定有连通管,连通管与通孔连通,连通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阀门开度的控制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通孔、控制机构和顶杆等的设置,不仅可防止零部件脱模时只局部受力而发生的弯折问题,还可防止多次脱模操作问题的发生,提高了脱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部件加工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零部件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公知的电脑零部件注塑成型机脱模装置,其脱模是采用手工操作,在使用成型机注塑完成后,需要操作人员将活动模抬起,然后将零部件从固定模上取下,不仅操作速度慢,操作难度也比较大,不适应于全自动转盘注塑的生产要求。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2239538.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操作的电脑全自动转盘注塑成型机自动脱模装置,在电脑全自动转盘注塑成型机转盘上设有若干个自动注塑脱模模具,在自动注塑脱模模具的水平面上的脱模工位安装有一个自动脱模汽(油)缸,自动脱模汽(油)缸安装在电脑全自动转盘注塑成型机的底座上。工作时,在电脑的全自动控制下,注塑后的自动注塑脱模模具转到脱模工位,活动模在模具伸缩杆的带动下缩回分模,同时自动脱模汽(油)缸靠紧自动注塑脱模模具,伸出脱模顶杆将固定模上的注塑成型件顶落,然后缩回脱模顶杆,活动模在模具伸缩杆的带动下伸出合模,完成一次脱模工序。
以上方案通过汽(油)缸的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但以上方案还存在以下问题:顶杆与零部件接触的面积较小,在使用脱模顶杆顶落零部件时,而零部件远离顶杆与零部件接触的一侧与固定模仍然处于粘贴的状态,将会产生零部件一侧已顶离固定模,而另一侧粘连的问题,脱模的过程中,将有可能使零部件发生弯折,造成零部件的损坏,或者需要操作人员顶动数次,才能将零部件顶离固定模,延长脱模时间,降低脱模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在脱模时,防止零部件发生弯折,并能提高脱模效率的计算机零部件模具。
本方案中的计算机零部件模具,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滑块,滑块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模,滑块上固定有固定模,活动模与固定模之间形成有模具腔,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模滑动的驱动机构,固定模内滑动连接有用于顶动零部件的顶杆,固定模内开有一侧与模具腔连通的空腔,顶杆滑动连接在空腔内,顶杆与空腔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空腔上连通有进气管,空腔上开有排气孔,固定模内开有与模具腔连通的通孔,通孔竖向均布在模具腔的一侧,机架上固定有连通管,连通管与通孔连通,连通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阀门开度的控制机构。
本方案的原理为:机架可对整个模具进行支撑,零部件可在模具腔内注塑成型,零部件成型之后,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将驱动活动模与固定模分开,然后使用通孔对零部件进行预脱模,打开第一阀门,连通管连通,对连通管进行通气,气体将顺着连通管进入到通孔内,通孔对模具腔竖向的各处进行通气,气体将对零部件产生一定的推力,使得零部件与固定模之间产生缝隙;控制机构用于对第一阀门的开度进行控制,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机构逐渐开大第一阀门,使得连通管的进气量逐渐增大,并使零部件逐渐脱离固定模,从而达到预分离的目的,避免了气体压力过大直接将零部件瞬间吹离固定模,防止零部件的损坏;最后在对进气管内通气,空腔内压力增大,气体将推动顶杆向模具腔内滑动,顶杆将顶动零部件与固定模彻底脱离,完成了零部件的脱模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通过通孔、控制机构和顶杆等的设置,使得零部件在脱模的过程中,进行完对零部件各处与固定模进行预脱离后,使用顶杆对零部件进行进一步脱离操作,零部件竖向的各处将均受到顶压力的作用,不仅可防止零部件脱模时只局部受力而发生的弯折问题,还可防止多次脱模操作问题的发生,提高了脱模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鑫际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鑫际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31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医疗检验用采集管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地膜成膜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