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板簧加工工艺段的下料冲孔级进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5302.0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4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邱洪军;张静;潘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玉车辆板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43/00;B21D53/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冲孔 下料 车辆板 级进模 上模座 下模座 红外线发射器 红外线接收器 水平面位置 一次性完成 自动化调控 第一模块 工件加工 工件中央 连续通过 生产效率 压印工艺 原料钢板 准确度 定位柱 固定的 限位架 液压臂 冲切 端孔 合模 两组 模座 模具 匹配 配合 保证 | ||
一种车辆板簧加工工艺段的下料冲孔级进模系统,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液压臂和PLC控制器。上模座固定有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与下模座固定的第三模块和第四模块相匹配,实现工件的三级冲压。本发明通过设置在第二模块中的红外线接收器和设置在第四模块中的红外线发射器的配合,利用PLC控制器自动化调控开、合模,使原料钢板连续通过两组模具的三级冲压后,一次性完成下料、冲孔、压印工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设置在第二模块的定位柱对工件中央孔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在下模座的限位架对工件的水平面位置进行限定,有利于保证端孔冲压和端型冲切的定位精度,从而提高工件加工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板簧冲压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辆板簧加工工艺段的下料冲孔级进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车辆板簧进行下料、冲孔、压印加工时,需要采用配套的模具分别进行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同时,由于频繁更换模具,累加了冲压定位误差,导致工件加工精度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板簧加工工艺段的下料冲孔级进模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控制器接收的红外线感应信号对工件中央孔进行定位,从而自动化调控开、合模,使原料钢板连续通过两组模具的三级冲压后,一次性完成下料、冲孔、压印工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定位柱对工件中央孔进行固定,通过限位架对工件的水平面位置进行限定,有利于保证端孔冲压和端型冲切的定位精度,从而提高工件加工准确度。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车辆板簧加工工艺段的下料冲孔级进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液压臂和PLC控制器,所述上模座在所述液压臂的带动下,与所述下模座进行配合冲压,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液压臂相连;所述上模座固定有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下表面设有第一凸模和压印头,所述第二模块下表面依次设有第二凸模、定位柱、第三凸模和第四凸模;所述下模座固定有第三模块和第四模块,所述第三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模块正下方,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凸模相配合的第一凹槽,以及与所述压印头相配合的垫台,所述第四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模块正下方,依次设有与所述第二凸模相配合的第二凹槽、与所述定位柱相配合的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三凸模相配合的第四凹槽和与所述第四凸模相配合的第五凹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凸模、所述第二凸模、所述第三凸模和所述第四凸模的下端面平齐,低于所述压印头的下端面,高于所述定位柱的下端面。
进一步,所述垫台采用铁材质。
进一步,所述第三模块和所述第四模块的高度相等,其上表面与所述下模座表面相平行。
进一步,所述第三模块和所述第四模块出料端处均设有钢板限位架。
进一步,所述钢板限位架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下模座表面处,所述支架顶部设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底部与所述第三模块和所述第四模块的上表面平齐,宽度与原料钢板宽度相等。
进一步,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红外线发射器,所述定位柱顶端设有红外线接收器。
进一步,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所述PLC控制器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发明通过红外线感应对工件中央孔的定位,自动化调控开、合模,使原料钢板连续通过两组模具的三级冲压后,一次性完成下料、冲孔、压印工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2. 本发明通过二级模具的定位柱对工件中央孔进行固定,通过限位架对工件的水平面位置进行限定,有利于保证端孔冲压和端型冲切的定位精度,从而提高工件加工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原料钢板在生产过程中的加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玉车辆板簧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玉车辆板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5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