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精矿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3506.0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9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吴玲;李东波;唐续龙;梁帅表;孙晓峰;张海鑫;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1/02 | 分类号: | C22B11/02;C22C1/02;C22C5/02;C22C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金田蕴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精矿 工艺处理 底吹 熔体 氧气 反应动力学条件 熔化 热利用效率 传热 环保问题 金银合金 系统产生 加料 处理量 铜电解 阳极泥 翻动 熔炼 产能 浮选 脱除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精矿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氧气底吹工艺处理银精矿,银精矿为铜电解系统产生的阳极泥脱除铜、硒、碲后进行浮选产生的银精矿。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氧气底吹工艺处理银精矿,气体直接从底部鼓入熔体层,熔体呈翻动状态,加快传热和物料氧化、熔化速度,创造了良好的反应动力学条件,从而达到提高处理量和热利用效率的目的,缩短银精矿的加料和熔炼周期,提高金银合金的产能以及改善银精矿处理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资源再回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银精矿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铜电解系统产生的阳极泥中含有金、银、硒、碲等有价金属,现有的回收该阳极泥的技术一般是分部提取铜、硒、碲、银、金铂钯。铜阳极泥脱除铜硒碲后进行浮选产生的银精矿是得到金银合金阳极板的原料。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分银炉处理银精矿。目前分银炉生产存在以下缺陷:(1)加料时间长;(2)还原熔炼时间长;(3)氧化熔炼时间长;(4)环保风险高,摇炉期间烟气外溢,低空污染较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银精矿的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银精矿通过分银炉处理存在的熔炼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银精矿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氧气底吹工艺处理银精矿,银精矿为铜电解系统产生的阳极泥脱除铜、硒、碲后进行浮选产生的银精矿。
进一步地,氧气底吹工艺依次包括熔化、熔炼和精炼步骤。
进一步地,熔化步骤包括:银精矿连续地加入氧气底吹炉中,维持氧气底吹炉的炉内的温度在1100~1350℃,同时通过炉体底部氧枪供入氮气,强化底部熔池搅动,银精矿中的硒以氧化物的形式进入烟气,与纯氧燃烧产生的烟气混合一起进入烟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熔炼步骤包括:待银精矿融化后,控制氧气底吹炉内为弱氧化气氛,银精矿中部分铅、砷、锑与从底部氧枪鼓入的富氧空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挥发进入烟尘与烟气一起进入烟气处理装置,其他杂质元素与富氧空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物,进入渣层。
进一步地,熔炼步骤中控制鼓入的氧气量,完成10%~50%杂质元素氧化。
进一步地,待银精矿的金银合金品位为60~70%,熔炼步骤完成,转动炉体,排出渣层。
进一步地,根据氧气底吹炉设定的氧气量、氮气量及富氧浓度控制氧气底吹炉内为弱氧化气氛。
进一步地,精炼步骤包括:1)向氧气底吹炉内加入SiO2作为造渣剂,调整氧气底吹炉内的富氧空气量和富氧浓度对杂质元素造渣,当银精矿的金银合金品位达到80~90%时,排出渣层;2)向氧气底吹炉内加入纯碱,纯碱与碲形成碲渣,排出含碲渣层;3)重复步骤1)和步骤2),直到金银合金品位达到97%以上,浇铸得到金银合金阳极板。
进一步地,步骤2)中根据银精矿中碲的含量控制造渣时间,并继续供风供氧。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氧气底吹工艺处理银精矿,气体直接从底部鼓入熔体层,熔体呈翻动状态,加快传热和物料氧化、熔化速度,创造了良好的反应动力学条件,从而达到提高处理量和热利用效率的目的,缩短银精矿的加料和熔炼周期,提高金银合金的产能以及改善银精矿处理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典型的实施方式的银精矿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典型的实施方式的银精矿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35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