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双拱涵洞土方回填中的组合式压实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9066.1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9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朱显荣;王荣;冯建辉;常学斌;庞永锋;赵柯;王琦;门俊;蒋宝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18 | 分类号: | E02D17/18;E02D3/068;E01F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涵洞 土方 回填 中的 组合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双拱涵洞土方回填中的组合式压实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快速发展,高填方工程增多导致双拱、多拱涵洞项目不断增多。拱涵间土方回填由于作业面狭窄,大型机械设备难以进入,一般采用蛙夯、冲击夯进行压实,但蛙夯、冲击夯的工作效率低,回填质量很难满足设计要求。
某双拱涵洞间土方回填最初选用冲击夯,按设计要求铺土25~30cm进行夯实,施工时间长且工后检测结果多为不合格。经分析原因是冲击夯处理深度较浅、夯点间搭接得不到保证且压实面的平整度差。
为满足压实质量要求改为柴油夯(0.8t)配合人工进行夯实,柴油夯操作简单,行走方便,压实面平整度较好,适合拱涵间回填压实。但其自重小,振动夯击能较小,需要碾压10遍以上勉强能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效率低不能满足工期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在双拱涵洞土方回填中的组合式压实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在双拱涵洞土方回填中的组合式压实方法,该双拱涵洞包括涵洞结构本体,涵洞结构本体的两侧为涵洞两侧回填区,中间为涵洞间回填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涵洞两侧回填区逐层回填压实至涵洞结构本体的顶部;
2)对涵洞间回填区逐层回填,每一层先采用液压振动夯压实,然后用手推夯进行收面碾压至表面平整密实终止,压实度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层的摊铺施工。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液压振动夯设置在挖掘机的斗杆上。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涵洞两侧回填区回填完成后,在其顶部铺设一层土料保护层,挖掘机在土料保护层上带动液压振动夯作业。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液压振动夯的打击力15~20T,振动次数1800~2000Rpm,使用油量120-170L/min,接地压力150-200kg/cm2。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手推夯的激振力30~36kN,振动次数3500~3650Rpm。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双拱涵洞土方回填中的组合式压实方法,该方法先用液压振动夯进行深层振动密实,然后用手推夯收面整平实现浅层密实。这种组合压实方式充分利用了振动压实与静力压实各自的优点。解决了多拱涵洞间、沟槽、边角等狭小区域压不实的问题,其可操作性强、施工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
进一步,液压振动夯充分利用挖掘机机动灵活、操作简便的优点。液压振动夯由液压马达、偏心机构和夯板组成,利用液压马达带动偏心机构转动,转动产生的激振力经夯板作用于被夯物料,使之得到密实。将挖掘机的铲斗换成液压振动夯,挖掘机为液压振动夯提供激振力,液压振动夯自身无动力设备。土料摊铺平整后,先用液压振动夯按照规定的行走遍数和激振力进行压实(表面平整度差),然后用手推夯进行收面碾压至表面平整密实终止。压实度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层的摊铺施工。此外,液压振动夯激振力大、振幅大,振动频率2000Rpm/min,影响深度较深,一次夯击面积大(约1.2m2),压实遍数较少。唯一缺点为距结构物应保持在10cm以上,防止较大的冲击力造成结构物的破坏。
概括来说,本发明具有以下几处优点:
1、压实面平整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多拱涵施工时必须从两侧向中间对称进行不利于整体进度管控。但相对其他小型设备而言,其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3、应用范围广:这种组合方式适用于大型机械设备无法到达且施工作业面平整度要求较高的沟槽、多拱涵洞间、边角转折处、多级边坡平台处、市政边沟、管侧夯实等狭小场地。
4、经济效益显著,安全风险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双拱涵洞土方回填的组合式方法示意图。
图中:1-涵洞两侧回填区,2-涵洞间回填区,3-涵洞结构本体,4-土料保护层,5-挖掘机,6-振动液压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双拱涵洞土方回填中的组合式压实方法,该双拱涵洞包括涵洞结构本体3,涵洞结构本体3的两侧为涵洞两侧回填区1,中间为涵洞间回填区2;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90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浅层地能交换的支护结构
- 下一篇:用于松散破碎危岩体的加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