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型材表面镀膜装置、用该装置对铝型材表面镀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3760.2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4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黄秀华;黄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奋安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16 | 分类号: | C25D11/16;C25D21/02;C25D21/10;C23G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谢名海 |
地址: | 350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型材 表面 镀膜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铝型材表面镀膜装置,左清洗室内设有超声波发生器和第一换热盘管,第一换热盘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通过循环管道与循环泵连通;右清洗室内设有提升泵,提升泵通过管道连通有喷头;清洗水槽和氧化槽之间还设有干燥箱,干燥箱内设有加热管,干燥箱上设有干燥机构;铝型材表面镀膜装置还包括电动葫芦,电动葫芦的钢丝绳通过镀膜支架吊装有铝型材,电动葫芦能由驱动机构驱动水平运动;镀膜支架能通过夹头以及阳极导线与电控箱电连接,夹头能相对绝缘套进行水平运动。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镀膜效率高,镀膜后铝型材表面的氧化膜耐磨、牢固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型材表面镀膜领域,尤其涉及铝型材表面镀膜装置、用该装置对铝型材表面镀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国民经济和高新技术的稳定、持续、快速发展,中国铝加工业紧密结合市场和科学发展的需求,使传统铝加工材已经逐步完成了向现代化铝加工材的转变,因此中国铝加工材品种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铝合金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建筑装饰、家电、仪器仪表、电脑、手机、日用五金等诸多领域,目前已成为用量仅次于钢铁而位居第二的金属结构材料。为了提高铝合金服役寿命,同时满足产品外观装饰性的要求,现有技术主要采用阳极氧化的表面处理方法,铝及其合金材料经过表面处理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因此阳极氧化工艺使用得到了极其广泛的运用。
现有的阳极氧化表面处理方法需要工作人员手工将铝型材固定住,在镀膜前还需要对铝型材进行包括去脂、酸洗、碱洗在内的预处理操作。由于上述工序之间彼此独立,关联性差,过程中带来了大量的转移时间,导致镀膜处理周期大大延长.
此外,在镀膜前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线路安装,由于安装过程将带来一定的无效时间,使得镀膜效率进一步降低;
再有,电镀过程中需要对电镀液进行冷却,以保证产品的镀膜效果,传统的冷却方式是利用绝缘套将电解液和冷却液隔开,通过冷却液与电解液之间的换热作用对电解液进行降温,由于在换热过程中无法实现回收电解液中的热量,使得热量的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镀膜效率高、镀膜后铝型材表面的氧化膜耐磨、牢固性强的铝型材表面镀膜装置、用该装置对铝型材表面镀膜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铝型材表面镀膜装置,包括依次排布的酸洗槽、碱洗槽、清洗水槽和氧化槽;
所述酸洗槽内盛装有稀酸溶液,所述碱洗槽内盛装有碱溶液,所述清洗水槽内盛装有去离子水,所述氧化槽内设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外壁与氧化槽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盛装有冷却水,所述绝缘套内盛装有电解液,所述绝缘套内吊装有电极板,所述电极板通过阴极导线与电控箱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水槽内竖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清洗水槽内腔分隔成左清洗室和右清洗室;所述左清洗室和右清洗室内均盛装有去离子水,所述左清洗室内设有超声波发生器和第一换热盘管,所述第一换热盘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通过循环管道与循环泵连通,所述循环泵位于所述氧化槽与绝缘套之间的间隙内;所述右清洗室内设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通过管道连通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左清洗室内;
所述清洗水槽和氧化槽之间还设有干燥箱,所述干燥箱内设有加热管,所述干燥箱上设有用于对干燥箱内空气进行干燥的干燥机构,所述干燥箱的进料口能由盖板封闭,所述盖板能相对所述干燥箱进行翻转;
所述铝型材表面镀膜装置还包括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的钢丝绳通过镀膜支架吊装有铝型材,所述电动葫芦能由驱动机构驱动水平运动,所述电动葫芦的水平运动方向与酸洗槽、碱洗槽、清洗水槽和氧化槽的中心连线方向相平行;所述镀膜支架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所述镀膜支架能通过夹头以及阳极导线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所述夹头能相对所述绝缘套进行水平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奋安铝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奋安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37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AR技术的全息成像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道占用率警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