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侵入式热消融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1604.2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2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谢振杰;廖书贤;黄凯文;郭文正;江明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振杰 |
主分类号: | A61B18/04 | 分类号: | A61B1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吴志红;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侵入 消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非侵入式热消融方法,利用非侵入式热消融装置对病灶区域进行加热。所述非侵入式热消融方法包括:通过非侵入式热消融装置的磁场产生元件,在包括有液态金属的病灶区域产生时变磁场,以对病灶区域进行加热。此外,用于此方法的非侵入式热消融装置也被提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消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非侵入式的热消融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肿瘤的治疗一般可区分为根除性(curative)与缓解性(palliative)的治疗方式。前者如移植、手术切除、烧灼治疗(ablation therapy)等,后者如经动脉栓塞治疗术(TAE或TACE)、局部放射线治疗,以及近来正发展中的标的疗法等。
以根除式的治疗来说,目前最常见的手段为射频烧灼术(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射频烧灼术主要是通过射频产生器(RF generator)与射频电极针(RFelectrode needle),在超音波的导引下,在肿瘤内插入电极针,射频的能量由电极针非绝缘体部分释放出来,经由离子激化(ion agitation)进一步转换成热能的形式,造成局部组织的凝固性坏死(coagulation necrosis)。
然而,电极针的加热温度过高可能会造成组织的碳化,而不够高的加热温度又因温度梯度导致治疗的有效范围不足。因此,侵入式的射频烧灼术常无法精准且彻底地完成治疗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侵入式热消融装置与方法,能够精准的针对肿瘤所在处进行加热治疗。
本发明的非侵入式热消融装置用以对病灶区域进行加热。非侵入式热消融装置包括磁场产生元件,用以在病灶区域产生时变磁场,其中液态金属分布于病灶区域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磁场产生元件包括亥姆霍兹线圈以及耦接于亥姆霍兹线圈的电源。亥姆霍兹线圈包括第一线圈以及第二线圈,而电源用以对第一线圈提供第一交流电,以及对第二线圈提供第二交流电。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源更用以调整第一交流电的频率、调整第二交流电的频率以及时变磁场大小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分别设置于病灶区域的相对两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非侵入式热消融装置更包括磁场传感器以及耦接于磁场传感器的控制器。磁场传感器用以感测磁场分布,其中磁场分布是关联于所述时变磁场。控制器用以依据磁场分布定位病灶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态金属均匀混合有铁磁性微粒。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器依据时变磁场以及磁场分布,计算铁磁性微粒的温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磁场产生元件更用以在病灶区域中产生空间梯度磁场,以控制均匀混合有铁磁性微粒的液态金属依据空间梯度磁场进行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磁场产生元件包括第一线圈阵列、第二线圈阵列以及电源。第一线圈阵列包括多个第一线圈,且第二线圈阵列包括多个第二线圈。电源耦接于第一线圈阵列以及第二线圈阵列,用以对第一线圈提供第一交流电,并且对第二线圈提供第二交流电。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态金属包括液态镓金属。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病灶区域包括生物细胞肿瘤。
本发明的非侵入式热消融方法适于通过非侵入式热消融装置对病灶区域进行加热,其中非侵入式热消融装置包括磁场产生元件。所述非侵入式热消融方法包括:通过磁场产生元件在病灶区域产生时变磁场,其中病灶区域中包括液态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振杰,未经谢振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1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