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浸泡新工艺制备玉米胚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1752.0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7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杰;纪传侠;尚海涛;穆晓玲;李文;孙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52 | 分类号: | A23L7/152;A23L29/00;A23L33/00;A23L2/38;A23L27/10;A23J1/12;C08B30/02;C08B30/04;A23L33/22;A61K31/37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王璐 |
地址: | 23303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浸泡 新工艺 制备 胚芽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玉米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玉米浸泡新工艺制备玉米胚芽的方法。将经过预处理的玉米置于含有维生素C的浸泡液中进行浸泡,将浸泡后的玉米进行破碎、分离得到玉米胚芽。本发明利用维生素C全部取代或部分取代传统工艺中的SO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玉米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玉米浸泡新工艺制备玉米胚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属于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产物玉米淀粉、玉米蛋白、玉米胚芽、玉米纤维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药品、饲料等领域。如何在生产中获得上述产物的较高得率,一直是各个国家及地区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玉米籽粒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玉米胚芽是玉米的核心营养价值所在,可生产玉米胚芽用以提取玉米胚芽油、蛋白、脂肪等;是玉米精华之所在,含玉米中蛋白质的22%、矿物质83%,脂肪的84%。玉米胚芽的营养价值很丰富,是很好的潜在资源。
当前国内外玉米深加工主要采用湿磨法生产工艺,在玉米浸泡过程中均添加SO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可降低浸泡工艺中亚硫酸的用量,或直接不使用亚硫酸的浸泡方法,以用于玉米胚芽的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浸泡新工艺制备玉米胚芽的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浸泡新工艺制备玉米胚芽的方法,将经过预处理的玉米置于含有维生素C的浸泡液中进行浸泡,将浸泡后的玉米进行破碎、分离得到玉米胚芽。
浸泡后的玉米进行破碎、分离得到玉米胚芽的步骤或手段可采用本领域常规使用的手段,例如可以是传统浸泡工艺浸泡后,制备玉米胚芽的步骤或手段。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其具体为:将浸泡后的玉米倒入破壁机中,加水,进行破碎,得玉米浆液;用漏勺取出上部的玉米胚芽,然后搅拌该玉米浆液至胚芽悬浮,再用漏勺捞取胚芽,反复该操作至浆液中无胚芽为止,将取出的粗胚芽用自来水多次洗涤,于105℃的烘箱中烘焙12h,得到玉米胚芽。
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玉米胚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直接食用或作为营养食品销售。所述玉米胚芽还可用于压榨玉米胚芽油,或生产低脂食品,或加工生产玉米胚芽咀嚼片,或提取其清蛋白用于制作仿生牛肉,或作为糕点、面包、点心等食品辅助添加品,或研磨成胚芽粉,用于冲调剂,或生产玉米胚芽乳发酵果汁及各种谷物饮料,或用于生物活性玉米肽和γ-氨基丁酸食品的生产,或用于生产玉米胚芽抗氧化钛龟苓膏及玉米抗氧化钛口服液等用途。
本发明所述的浸泡方法利用维生素C实现对蛋白质网的破坏,从而达到释放淀粉,分离蛋白质等浸泡目的。
本发明对现有技术的贡献在于发现了维生素C的上述作用,开发了维生素C在玉米深加工方面的新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1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