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5623.0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0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12 | 分类号: | C25D11/12;C25D11/08;C25D11/10;C25D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壳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移动终端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对金属壳进行第一阳极氧化处理,以便在所述金属壳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形成第一阳极氧化膜;采用非遮蔽工艺对所述第一阳极氧化膜进行图案化,以便暴露部分所述金属壳;对暴露的所述金属壳进行第二阳极氧化处理,以便形成第二阳极氧化膜;其中,所述第一阳极氧化膜和所述第二阳极氧化膜的颜色不同。发明人发现,该方法可以快速、简单的制备外观呈现多种颜色的移动终端壳体,不需要遮蔽处理,操作简单、方便、成本较低,且精度高、且可实现的图案、纹路更多样化,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审美要求,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移动终端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壳体,如果需要做撞色的外观效果,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氧化后进行遮蔽,对需要处理的部分进行避空,然后进行退镀,去除避空部分氧化膜后重新阳极上色形成双色撞色效果。然而,上述方法,工序复杂而且成本高;首先阳极后产品需进行遮蔽,然后做退镀,去除未遮蔽部位氧化膜,然后重新进行二次阳极;做完二次阳极之后进行退膜,去除油墨遮蔽层;遮蔽要求比较高,必须保证遮蔽层无缺陷,无孔洞,无卷边,尺寸精确,边缘边界清晰无弯曲等,但实际操作中精度差,遮蔽边缘会出现锯齿状缺陷,且遮蔽成本较高。
因而,目前制备的金属壳体的相关工艺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精度高、步骤简单、成本低或外观效果理想的制备移动终端壳体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移动终端壳体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对金属壳进行第一阳极氧化处理,以便在所述金属壳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形成第一阳极氧化膜;采用非遮蔽工艺对所述第一阳极氧化膜进行图案化,以便暴露部分所述金属壳;对暴露的所述金属壳进行第二阳极氧化处理,以便形成第二阳极氧化膜;其中,所述第一阳极氧化膜和所述第二阳极氧化膜的颜色不同。发明人发现,该方法可以快速、简单的制备外观呈现多种颜色的移动终端壳体,不需要遮蔽处理,操作简单、方便、成本较低,且精度高、且可实现的图案、纹路更多样化,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审美要求,提高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进行所述第一阳极氧化处理之前,还包括:对所述金属壳进行除油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阳极氧化处理的电压为12V-18V,温度9℃-20℃,第一氧化电解液选自硫酸、磷酸或草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氧化电解液中酸浓度为150g/L—250g/L。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进行所述第一阳极氧化处理之后,还包括第一封孔处理和除灰处理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进行所述封孔处理之后,还包括封孔固化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图案化是通过镭雕或者数控车床加工进行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进行所述第二阳极氧化处理之前,还包括:对暴露的所述金属壳进行喷砂和除油处理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阳极氧化处理的电压为8V-14V,温度9℃-20℃,第二氧化电解液选自硫酸、磷酸和草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氧化电解液的酸浓度150g/L—250g/L。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阳极氧化处理的电压为12V-18V,温度9℃-20℃,第二氧化电解液选自硫酸、磷酸和草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氧化电解液的酸浓度150g/L—250g/L。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进行所述第二阳极氧化处理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第一阳极氧化膜和所述第二阳极氧化膜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染色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进行所述染色之后,还包括第二封孔处理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56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