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4556.0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1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莫文艳;黄燕华;郑增豪;陈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飞禧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黑水 幼虫 分离 干燥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设备,包括虫料储存容器、虫料分离输送带、加热管道、干燥装置以及幼虫干燥输送带;所述虫料储存容器设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出料口,所述虫料储存容器设置在所述虫料分离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加热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干燥装置连通,所述加热管道沿所述虫料分离输送带传送方向设置在所述虫料分离输送带的下方,所述幼虫干燥输送带设置在所述虫料分离输送带的下方,所述幼虫干燥输送带用于将黑水虻幼虫传送至所述干燥装置中进行干燥。本发明提供的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设备集虫料分离和幼虫干燥功能于一体,可以实现虫料分离和幼虫干燥同步进行,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能耗,且虫料分离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
黑水虻幼虫的养殖方法一般是在养殖盘中铺上一定厚度的食料,然后将刚孵化的黑水虻幼虫接入到食料中。黑水虻幼虫的取食速度非常快,生长迅速,生长到7-9日龄时,通常采用筛分的方法将黑水虻幼虫与残余食料进行分离,即在黑水虻取食后期食物残余比较干燥的时期,将黑水虻幼虫与残余食料一起收集起来,根据黑水虻幼虫和残余食料颗粒大小选择适宜的筛目,通过分离过大或过小的食物块,能得到含有少量杂质的黑水虻幼虫。分离出来的黑水虻幼虫通过鼓风干燥设备或其他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得到黑水虻干虫,以备后续使用。
然而,传统的黑水虻养殖设备筛分后得到的黑水虻幼虫含有少量杂质,影响销售,使售价降低,尤其当残余食料较湿润或食料成团、结块比较多时,部分黑水虻幼虫被包裹在食料团或块内部,幼虫与残余食料难以分离,筛分不完全,导致部分幼虫被损失,且分离效果差。并且,在筛分后需要靠人工将黑水虻幼虫转运至干燥装置中干燥,工人的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设备及方法,以解决传统黑水虻幼虫养殖设备虫料分离效果差、工人工作量大的问题。
一种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设备,包括虫料储存容器、虫料分离装置、加热管道、干燥装置以及幼虫干燥输送带;所述虫料储存容器设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出料口,所述虫料储存容器设置在所述虫料分离装置的上方,所述加热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干燥装置连通,所述加热管道设置在所述虫料分离装置的下方以对所述虫料分离装置上的残余食料进行加热,所述幼虫干燥输送带设置在所述虫料分离装置的下方以承接从所述虫料分离装置上掉落的黑水虻幼虫,所述幼虫干燥输送带用于将黑水虻幼虫传送至所述干燥装置中进行干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虫料分离装置为虫料分离平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有多个,所述虫料分离装置为虫料分离输送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虫料分离装置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挡板,多个所述挡板与所述虫料分离装置连接以将所述虫料分离装置分隔为多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虫料储存容器为漏斗状结构,所述出料口设在所述漏斗状结构的底部,所述出料口为一字形且沿所述虫料分离输送带的宽度方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设备还包括残余食料接收装置,所述残余食料接收装置用于承接所述虫料分离装置上的残余食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装置为鼓风干燥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装置包括蒸汽腔和干燥腔,所述加热管道与所述蒸汽腔连通,所述幼虫干燥输送带用于将黑水虻幼虫传送至所述干燥腔中。
一种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的方法,使用所述的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干燥装置产生的热量导入所述加热管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飞禧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飞禧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45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水虻养殖系统和控制方法
- 下一篇:蚕匾自动下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