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硼酸锌单晶用于制备电子设备显示屏的新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81024.1 申请日: 2017-11-23
公开(公告)号: CN107955968A 公开(公告)日: 2018-04-24
发明(设计)人: 林哲帅;姜兴兴;吴以成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C30B29/22 分类号: C30B29/22;G09F9/00
代理公司: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代理人: 巩克栋
地址: 100190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硼酸 锌单晶 用于 制备 电子设备 显示屏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硼酸锌单晶的用途,尤其涉及一种硼酸锌单晶制备电子设备显示屏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日益普及,电子设备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日趋常见,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等,如今的电子设备大多配置有触摸屏,且显示屏面积大,因此对显示屏的耐磨度和硬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电子设备显示器仍主要以玻璃为主,但玻璃的硬度的极限为7,在从高处跌落后任然会发生显示屏碎裂的情况,如果不配置显示屏保护膜,在长时间使用后显示屏会出现划痕,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蓝宝石显示屏一度被视为玻璃显示屏最理想的替代品,且许多厂商尝试推出蓝宝石显示屏产品,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虽然蓝宝石显示屏的硬度可以达到9,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磨损以及划痕,抗跌落能力优异,但是制作成本高,难以满足市场对于电子设备价格的要求。

因此,寻找一种替代玻璃和蓝宝石作为电子设备显示屏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心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硼酸锌单晶的应用,将硼酸锌单晶用于制备电子设备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不仅具有优异的硬度和耐磨性,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硼酸锌单晶的用途,所述硼酸锌单晶属于立方晶系、I-43m空间群结构,化学式为Zn4B6O13,单胞参数所述硼酸锌单晶用作半导体薄膜衬底材料。

所述硼酸锌单晶在298K的热膨胀系数为3.5/MK。

优选地,所述硼酸锌单晶在298K的热导率为30.5W/m·K。

优选地,所述硼酸锌单晶的体积模量为241GPa。

优选地,所述硼酸锌单晶的杨氏模量为267GPa。

优选地,所述硼酸锌单晶的剪切模量为104GPa。

优选地,所述硼酸锌单晶的维氏硬度为1304。

优选地,所述硼酸锌单晶的莫氏硬度为8~9。

优选地,所述硼酸锌单晶的透光范围为217nm~3500nm。

其中,所述硼酸锌单晶的莫氏硬度包括8、8.1、8.2、8.3、8.4、8.5、8.6、8.7、8.8或8.9等,所述硼酸锌单晶的透光范围包括217nm、220nm、250nm、280nm、300nm、400nm、500nm、800nm、1000nm、1500nm、2000nm、2500nm、3000nm或3500n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所述硼酸锌单晶的制备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公开的方法进行,比如参照如下文献:

Jiang,X.X.;Molokeev,M.S.;Gong,P.F.;Yang,Y.;Wang,W.;Wang,S.H.;Wu,S.F.;Wang,Y.X.;Huang,R.J.;Li,L.F.;Wu,Y.C.;Xing,X.R.;Lin,Z.S.Adv.Mater.2016,28,7936-7940。

更优选地,所述硼酸锌单晶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ZnO和B2O3的混合物加热至800~850℃,保温,得到硼酸锌粉末;

其中,所述混合物中ZnO中的Zn元素和B2O3中的B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符合所述硼酸锌单晶中硼与锌的化学计量比;加热过程中,分别在300~350℃、450~500℃和650~700℃时研磨所述混合物;保温过程中,每隔12~36h研磨所述混合物;

(2)将所述硼酸锌粉末放入铂金坩埚,置于晶体生长炉中,升温至1000~1100℃,保温,得到硼酸锌熔体;之后降温至960~990℃,将籽晶放至硼酸锌熔体中,利用顶部籽晶法或提拉法生长得到硼酸锌单晶。

此优选技术方案中,步骤(1)缓慢的加热至800~850℃。

优选地,步骤(1)所述加热的温度为800℃。

优选地,步骤(1)所述加热过程中,分别在300℃、500℃和700℃时研磨所述混合物。

优选地,步骤(1)所述加热时的升温速率为1~3℃/min,升温速率过高容易导致B2O3融化。

优选地,步骤(1)所述保温的时间为60~80h,优选为72h,在此优选的保温时间72h条件下,更有利于反应的充分进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10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