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隧道养护的多功能手脚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3933.2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6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于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骐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安装板 下表面 支撑架 拱形支撑板 竖置安装板 养护 手脚 水平滑轨 水平转轴 移动小车 支撑框架 隧道 电控 上表面边缘 方便移动 工作效率 物料传递 旋转电机 转动圆筒 侧表面 前端套 上表面 旋转端 搭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养护的多功能手脚架,包括一号支撑架和二号支撑架,所述一号支撑架和二号支撑架上表面设有拱形支撑板,所述拱形支撑板下表面设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下表面设有水平滑轨,所述水平滑轨上设有电控移动小车,所述电控移动小车下表面设有水平安装板,所述水平安装板下表面两端均设有竖置安装板,所述水平安装板下方设有与竖置安装板相搭接的水平转轴,所述水平转轴侧表面前端套装有一号转动圆筒,所述水平安装板上表面边缘处设有旋转端为水平的旋转电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手脚架省去搭建时间,方便移动,还有物料传递的功能,提高了隧道养护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养护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隧道养护的多功能手脚架。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
为了使隧道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隧道通常需要进行人工保养。而在对隧道内部进行人工保养的时候因为隧道高度的原因,都要在隧道内部搭建手脚架,以供工作人员攀登。但是现在的手脚架一般需要临时搭建,对于隧道养护,需要进行高频率的移动,传统的固定式手脚架无论是在搭建过程还是功能性方面都严重的影响工作效率。为了对此进行改善,设计一种用于隧道养护的多功能手脚架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隧道养护的多功能手脚架。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隧道养护的多功能手脚架,包括一号支撑架和二号支撑架,所述一号支撑架和二号支撑架上表面设有拱形支撑板,所述拱形支撑板下表面设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下表面设有水平滑轨,所述水平滑轨上设有电控移动小车,所述电控移动小车下表面设有水平安装板,所述水平安装板下表面两端均设有竖置安装板,所述水平安装板下方设有与竖置安装板相搭接的水平转轴,所述水平转轴侧表面前端套装有一号转动圆筒,所述水平安装板上表面边缘处设有旋转端为水平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端上设有二号转动圆筒,所述一号转动圆筒和二号转动圆筒之间通过传动带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水平转轴侧表面中心位置套装有三号转动圆筒,所述三号转动圆筒上套有承重绳索,所述承重绳索下端设有承重挂钩,所述承重挂钩下方设有载物桶,所述一号支撑架内侧表面上设有微型控制器和市电接口。
所述市电接口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微型控制器的输入端进行连接,所述微型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移动小车和旋转电机的输入端进行连接。
所述一号支撑架和二号支撑架下表面均设有移动轮,所述一号支撑架和二号支撑架外侧表面均设有梯子,所述一号支撑架和二号支撑架外侧表面且位于梯子上方均设有踏板。
所述电控移动小车内部采用一块八位AT89S52作为控制核心、动力源采用集成化的步进电机驱动专用芯片组。
所述微型控制器的型号为sc200。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用于隧道养护的多功能手脚架,本发明的手脚架省去搭建时间,方便移动,还有物料传递的功能,提高了隧道养护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隧道养护的多功能手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隧道养护的多功能手脚架的侧视图;图中,1、一号支撑架;2、二号支撑架;3、拱形支撑板;4、支撑框架;5、水平滑轨;6、电控移动小车;7、水平安装板;8、竖置安装板;9、水平转轴;10、一号转动圆筒;11、旋转电机;12、二号转动圆筒;13、传动带;14、三号转动圆筒;15、承重绳索;16、承重挂钩;17、载物桶;18、微型控制器;19、市电接口;20、移动轮;21、梯子;22、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骐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骐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3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