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焦距放大增倍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8234.9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8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厉冰川;万彦男;尚洁阳;盛亚茗;张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中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5/16 | 分类号: | G02B1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康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距 大增 镜头 | ||
一种焦距放大增倍镜头,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前后依次设置;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焦距比为(‑3.20,‑0.62),第一透镜前表面有效口径为(1.50,4.00),第二透镜后表面有效口径为(‑5.25,‑1.95)。本发明能够对现有的变焦镜头进行焦距放大,均匀分摊光焦度,大幅减少了系统球差,同时平均化的光焦度使得镜片的敏感度得到了极大的放缓,提升了可加工性和可装配性,整个镜头重量轻且长度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光学成像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焦距放大增倍镜头。
背景技术
超长焦镜头在拍摄距离与放大倍率上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因而在边防安全、天文观测等需要拍摄数公里以外的场合,对超长焦距镜头非常青睐。普通的变焦镜头因为设计难度、加工成本、镜头尺寸等因素的制约,其望远端往往达不到超长焦定焦镜头的水平;而具有超长焦的镜头,多为定焦镜头,不具备大范围变焦和聚焦的功能,无法满足一些特定环境下,对不同拍摄距离和视场角的需求。
现有的两片式、四片式的增倍透镜的后表面都带有非球面胶合层,部分增倍镜放置在原有镜头的前端,采用了非球面结构导致了镜头成本较高,且增倍后望远端的红外无法实现共焦,部分增倍镜则设置于镜头后侧,就要求原有镜头必须预留有较大的后焦余量以给出足够的安装空间,因此增倍镜的适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焦距放大增倍镜头,其能够对现有的变焦镜头进行焦距放大,均匀分摊光焦度,大幅减少了系统球差,同时平均化的光焦度使得镜片的敏感度得到了极大的放缓,提升了可加工性和可装配性,整个镜头重量轻且长度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前后依次设置;该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焦距比为(-3.20,-0.62),第一透镜前表面有效口径为(1.50,4.00),第二透镜后表面有效口径为(-5.25,-1.95)。
所述的第一透镜的前、后表面的曲率半径分别为55~120和<-200。
所述的第二透镜的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30~-90。
所述的第一透镜前端设有具有负光焦度的负补偿透镜,该负补偿透镜和第一透镜相胶合。
所述的第二透镜之后依次设有具有正光焦度的正补偿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的负补偿透镜,该正补偿透镜和负补偿透镜相胶合。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增倍镜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增倍镜头像差图;
图3为实施例2中增倍镜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增倍镜头像差图;
图5为实施例3中增倍镜头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中增倍镜头像差图;
图中: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正补偿透镜、4负补偿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1和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2,其中: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前后依次设置。第二透镜2位于原有的光学系统之前。第一透镜1前表面为增倍后的孔径光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中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中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82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结矿高效冷却方法
- 下一篇:一种间接空冷系统防冻控制方法